??
眼下正是“梅”好时光,可不美好的事情也会发生。前天,萧山一位8旬老人,被一颗杨梅核卡住了。昨天,记者医院了解到,老人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至今仍没有度过危险阶段。
一颗杨梅核惹了大祸老人姓谢,萧山河上人,长期卧床。杨梅上市了,子女们也给老人买了点尝尝。
6月14日中午,老人突然脸色发白、冒冷汗,家人一看发现老人是被杨梅核卡住了食道,医院。
医务人员回忆,医院急诊室时,老人已经心跳呼吸骤停。“经过1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杨梅核被取了出来,老人也开始有了心跳,但是结果并不容乐观。”
昨天,老人仍处在危险阶段。“由于长时间缺氧,患者脑部受到了严重损伤。目前没有正常意识,处于重度昏迷状态。未来72小时内,如果神经系统没有好转的话,病人情况将非常糟糕。”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沈晓圆说。
送医前,未经必要的急救措施沈主任说,一般来说,持续五六分钟的窒息,就可导致大脑造成不可逆性的脑损伤,但谢大妈从被杨梅核卡住到取出来,至少有半个小时,而且没有做必要的急救措施。
“如果被异物卡住导致窒息,如果患者还处于清醒状况,需要做两方面的急救,先要做海氏手法,等异物排除后,如果患者窒息时间较短,能很快恢复意识最好,如果窒息时间比较长,再做心肺复苏。”沈主任说。
沈主任说的“海氏手法”,全称“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气道梗塞时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
如果患者神志清醒能站立,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肚脐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气流将异物冲出。“患者要低头,嘴巴张开,方便异物吐出。”
如果患者不能站立,救护人就要将其置于仰卧姿势,救护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大腿外侧地面上,双手叠放用手掌跟顶住腹部(肚脐稍上),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然后打开下颌,如异物已被冲出,迅速掏出清理。
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患者周围无一人在场,则可采用自救法。“患者可用自己的手或椅背、桌边顶住上腹部,快速而猛烈地挤压,压后随即放松。”沈主任说。
对幼儿的急救方法是,救护人员取坐位,让儿童背靠坐在救护人的腿上,然后,救护人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患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也可将小儿平放仰卧,救护人用上法挤压。
至于心肺复苏抢救法,快报已报道过多次,分为脉搏检查、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几个步骤。沈主任说:“心肺复苏特别是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需要全民学习,看似平时没什么用处,但关键时刻可以救人一命!”
杨梅泡酒,对治腹泻有一定作用时下正是吃杨梅的季节,关于杨梅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相关讨论帖在网上很多。
医院消化科张洁医生说,《本草纲目》里确实有记载,从中医角度上说,杨梅可以入药,但它不是地道的药材,医院药房也没有这方面的药物。一般来说,杨梅的树皮和根部都有一定药用价值,例如用树皮和根部煮水,可以治疗跌打损伤。
杨梅可以用来泡酒,对治疗腹泻有一定作用。“杨梅的果实含有蛋白质、粗纤维、钙、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可以用于消食,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等功效,用于治疗口干等症状,脾胃虚寒的人吃下去能缓解一些症状。”
但杨梅核没有药用价值。
吃杨梅吞核能清理肠胃?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吃杨梅连核吞下,可以帮助清理肠胃。这种说法认为,杨梅核表面有一层茸毛,可以用来消化,吞进肚子后,能对依附在肠壁上的毒素、甚至是寄生虫进行一次“大扫除”。
昨天,记者特地买了一斤杨梅来吃,吐杨梅核时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核的表面确实有一层白色的茸毛状纤维。
但张洁医生认为,杨梅核上的那层茸毛可用来清理肠壁上的毒素或寄生虫,甚至能助消化的说法,可能是民间“吃啥补啥”观念导致的误区。“小肠茸毛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有利于消化,但从来没听说杨梅核上的茸毛也可以帮助消化的!”
杨梅核吞多了,小心胃结石肠梗阻!那么,吃杨梅时,到底能不能连核一起吞下?
在网上,认同“杨梅核能清肠祛火”说法的人不在少数。这种说法认为,多吃杨梅容易上火,但多吃杨梅核却能压住火气。这些说法靠谱吗?
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蒋天业表示,他从未听过杨梅核能清肠祛火的说法。相反,杨梅核吃多了,很可能引起肠梗阻等疾病。
医院消化科张洁医生明确表示,不建议人们吞服杨梅核。
“成年人吞两三颗应该没有问题,除非有基础疾病,但老人和小孩不建议吃,因为他们的吞咽功能不太好。”张医生说,吞三两颗杨梅核,一般来说都可以正常排泄出来,但如果吞得多了,就容易引起胃结石、肠梗阻等疾病。
张医生建议,吃完杨梅后,最好还要用清水漱一下口,因为杨梅中的果酸残留在口腔里,还可能引发口腔溃疡和牙病。
“先声杯最美志愿者”推选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