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细雨润大地,和风煦煦展花枝。人们都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这秋风拂面的日子里,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16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第十六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第八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分别在繁华的上海与美丽的杭州西湖盛行召开。
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与第16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于年9月11-14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圆满举行。本届会议结合了国内外高血压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最新中外高血压防治指南,全方位探讨了高血压的防治及相关疾病的管理方案。9月13日中午12:00-13:00,由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朱鼎良教授主持的H型高血压专题学术会在会场B顺利进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何奔教授在会议上主讲了“H型高血压—高血压分层管理的中国特点”的学术报告。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干预患者所有的可逆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我国卒中发生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我们要重视中国本土特色,重视中国疾病特色,针对中国高血压和脑卒中流行特征,重视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异常率较高的高风险,进行高血压重点分层管理。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是降低中国卒中最重要的有效手段。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同时降同型半胱氨酸,是H型高血压规范治疗、综合防控的首选药物。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振球教授发言了“从ACEI保护靶器官来看依叶治疗H型高血压的优势地位”的精彩演讲。余教授指出:ACEI——全面降低硬终点事件,可进一步减少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10%。ACEI药物具有最完整的循证医学证据链和广泛的适应人群。依叶片在ACEI的基础上,独具降Hcy机制,进一步提升“硬终点”获益。
第十六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第八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于年9月18-21日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展开。数千名海内外各界同仁欢聚一堂,11个学组论坛、青年论坛、钱江论坛、ESC联合论坛等论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呈现出“同心同行同庆,共享共鸣共赢”的学术交流局面。在19日大会主会场,“高血压现状与挑战”的主题大会上,医院孙宁玲教授在“中国高血压的现状与挑战”专题发言上推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是治疗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高血压的最佳选择。孙教授还介绍了CSPPT研究是高血压伴HHcy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大会主持赵连友教授点评时特别强调了要重视新危险因素Hcy。
医院李建平教授作了“H型高血压的中国循证:从诊断到治疗”的精彩专题演讲,可容纳人左右的会场坐满听众,与会者们聚精会神。李教授提出六大城市研究发现,75%的中国高血压患者伴高Hcy血症。我们要高度重视伴随危险因素在现代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体风险。高血压、高Hcy显著协同危害心脑,增加卒中事件风险。高血压合并Hcy≥10μmol/L时,卒中风险增加12-17倍。长期坚持降低Hcy治疗至少三年,卒中风险显著下降29%;降Hcy治疗有效降低≥20%,卒中风险显著下降23%。治疗H型高血压是预防卒中的有效途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是全球首个以脑卒中为终点事件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期待CSPPT循证依叶成为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脑卒中预防更有力的武器!
(更多H型高血压资讯请登录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