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饮食 >> 为什么狂犬病的致死率是9999而不是

为什么狂犬病的致死率是9999而不是

 

要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对这个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关于这个病如何传播的,我之前有过几个回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链接后附)。我们今天主要说一些之前比较少提及、但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一首先,为什么狂犬病的死亡率这么高?

99.99%也好%也好,都意味着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没有活下来的可能。如果说流感病毒(病死率0.01~0.1%)是青铜,新冠病毒(0.3%~1%)是黄金,埃博拉病毒(50%~90%)是钻石的话,狂犬病病毒就是王者了。

(然而在顶端还有一个国服最强的叫朊病毒,但这玩意是在太bug了,这里不展开说。)

但跟很多人预想的不同,实际上狂犬病病毒导致死亡的原因,我们至今都没有完全弄清楚。

在病毒学分类上,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ABV)属于弹状病毒科-丽沙病毒属(这个比较拗口,但是很重要,我们下面会说)。

为啥叫弹状病毒?看图就知道了,狂犬病病毒这颗子弹大概长nm左右

狂犬病病毒的另外一种属性是嗜神经病毒,「嗜神经」三个字意味着,这个病毒几乎不入血。

狂犬病病毒在人体内的路径大概是这样的:

1.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肌细胞或者皮肤细胞,并在其中渡过潜伏期;

2.通过肌细胞、皮肤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沿神经细胞的轴突上行,它在周围神经上行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3mm;

3.有周围神经,就有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CNS)指的就是我们的脊髓和大脑。狂犬病病毒最终上行到脊髓,进而入脑。它只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一天之内就可以繁殖扩散至全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然后再沿着周围神经进入唾液腺,这时候感染者(无论是人还是狗)的唾液中才含有病毒。

配图来源:知乎

进入唾液之后,狂犬病病毒就可以继续传播了。一种病毒如果只能杀死宿主而无法离开宿主的话,这种病毒注定是要消亡了的。

所以为什么狂犬病的潜伏期,有的人几个星期有的人几个月,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伤口离中枢神经的距离,离得越远潜伏期越长。

说回狂犬病病毒是如何杀死人类的。狂犬病病毒有几个特性,决定着它就是为死亡而生的病毒。

一是免疫逃脱。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大家了解大致概念就可以了。举个栗子,你感冒是因为有感冒病毒入侵,目前所有的感冒药(比如白加黑、泰诺啥的)只能缓解症状,真正消灭感冒病毒的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而狂犬病病毒在从伤口到大脑的过程中,有一大堆方法逃避免疫系统的打击。

比如大家应该有听说过干扰素(IFN),干扰素是咱们身体产生用来对抗病毒感染的一种糖蛋白。而狂犬病病毒的M蛋白能够抑制NF-kB反应,阻断由IFN-β调节的先天免疫反应激活过程。

狂犬病病毒的免疫逃脱机制,转自病理柳叶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dwh/20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