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学君
编者按:“脑卒中”(cerebral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引自百科名医)
iNature:对于脑卒中,一直以来都是需要争分夺秒去抢救病人,而且很容易导致后遗症,这对于抢救的时间窗口就尤其的重要。另外,对于脑卒中的预防,阿司匹林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很容易导致全身出血等问题。就在年5月16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连发4篇文章(1篇评论),去探讨解决这些问题。这四篇文章分别是:ClopidogrelandAspirininAcuteIschemicStrokeandHigh-RiskTIA,该文章揭示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血管性死亡的风险较低,有趣的是,在90天的试用期间,单独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大出血的风险较高;MRI-GuidedThrombolysisforStrokewithUnknownTimeofOnset,该文章揭示在急性卒中和未知症状发作时间的患者中,弥散加权成像的MRI表现为缺血性病变,但FLAIR相应区域无实质性高信号,静脉溶栓及阿替普酶措施优于安慰剂治疗;Five-YearRiskofStrokeafterTIAorMinorIschemicStroke,该文章揭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轻度缺血性卒中后五年卒中风险关系;MRI-GuidedIntravenousAlteplaseforStroke—StillStuckinTime,评论道治疗脑卒中,仍然缺的是时间。
脑卒中患者
1.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血管性死亡的风险较低,但在90天的试用期间,单独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大出血的风险较高
在小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的90天内,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为3%?15%。在几项试验中,阿司匹林已被证明可将复发性中风的风险降低约20%.氯吡格雷通过P2Y12-受体途径阻断血小板聚集,这是一种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与阿司匹林协同作用的机制。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比单用阿司匹林更能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在国际人群中发生轻度缺血性卒中或TIA的患者中进行了新的TIA和轻度缺血性中风(POINT)试验中的血小板导向抑制试验,以评估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的疗效。
在POINT试验后开始并在POINT试验结束前完成的急性非缓解性脑血管事件(CHANCE)高危患者氯吡格雷试验显示,接受治疗的中国患者卒中复发风险降低32%,在轻微缺血性卒中或伴有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TIA后的24小时内,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相比,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来自不同国家的患有轻微缺血性卒中或高风险TIA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血管性死亡的风险较低,有趣的是在90天的试用期间,单独接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出现大出血的风险较高。
原文链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