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目前人类疾病3大死亡病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脑卒中患者约余万,幸存者中约有70%~80%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复发率41%,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
循证医学证明,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能重新恢复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
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上又叫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第二类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含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平衡与协调运动障碍,心理障碍等。
脑卒中康复管理
康复评定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对康复治疗目标和康复治疗方案起着指导作用,有利于对康复效果进行评测。脑卒中的早期就应该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过程中还应定期评定,出院前再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时机选择
早期康复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对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血压过高等,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待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方可逐步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康复时机。
2.康复评定贯穿与脑卒中的治疗的全过程。
3.康复治疗计划是建立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康复治疗小组共同制定,并在治疗方案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4.康复治疗主语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其家属的配合,并在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5.采用综合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
1.脑卒中的一级康复――脑卒中的早期康复
一级康医院急诊室或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
2.脑卒中的二级康复――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
二级康复一般医院中的康复医学科进行,一般在发病后的4~12周。治疗目标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恢复,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进行相关的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注意减轻偏瘫肢肌痉挛的程度和避免加强异常运动模式。
3.脑卒中的三级康复――脑卒中的后遗症期康复
床上体位摆放很重要
体位摆放分三种,第一种是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如图)
第二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如图)
第三种:仰卧位(如图)
医院急救——
医院康复——
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