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常识 >> 常规加胞磷胆碱钠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

常规加胞磷胆碱钠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

 

西藏山南,解放军第41医院内科(程波,普布扎西,柏争鸣)

人民军医2015年11月1日 第58卷 第11期

目的:观察常规加胞磷胆碱钠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片。比较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

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NIHSS分值又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

结论:常规加胞磷胆碱钠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减少或血液灌流完全中断,导致供氧、供血、供糖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溶栓和脑保护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主要手段。早期溶栓恢复缺血区神经组织的血液供给,可避免脑梗死进一步恶化。我院地处西藏山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大多已错过早期溶栓时间窗,药物保护脑神经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缺血性脑卒中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男52例,女50例;年龄54~68岁,平均62.8岁。发病时间

2~6天,平均4.6天。对照组男48例,女46例;年龄53~67岁,

平均61.5岁。发病时间2~6天,平均4.3天。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证实;②发病在7天内;③年龄40~70岁,性别不限;④首次发病。(2)排除标准:①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②完全性失语者;③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1.3 方法

(1)对照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或胃管注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

8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片(国药准字H20130389,四川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200mg口服或胃管注入,每天3次。14天为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其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定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确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

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约17%;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包括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

、语言、构音障碍及忽视症等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0.05)。见表1。

2.2 两组NIHSS分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分值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

3、讨论

急性脑血管闭塞血流灌注减少导致氧和葡萄糖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外钙和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激活缺血级联反应,如兴奋氨基酸、自由基释放,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细胞坏死。恢复缺血脑组织供血和对缺血脑组织实施保护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溶解血栓可迅速恢复缺血区神经组织的血液供给,恢复细胞正常代谢,目前公认的恢复血流灌注时间窗为4.5h。但边远山区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常错过溶栓治疗最佳时机,溶栓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对缺血区脑神经保护的药物治疗,阻止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也就成了治疗的重点,包括减轻再灌注损伤,延长治疗时间窗,增强细胞对缺血的耐受能力,遏制持续缺氧进一步发展,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NIHSS量表包含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症等多项评分,是一种省时、可信、有效,内容较全面的综合性脑卒中评定量表。在国内相关研究中,采用NIHSS量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得了满意效果。因此,本研究采用该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NIHSS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NIHS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提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钠片,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分值,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胞磷胆碱是一种内生化合物,由核糖、胞嘧啶、焦磷酸盐和胆碱组成的单核苷酸,是细胞膜结构性磷脂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种关键物质,具有细胞膜修复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外源性胞磷胆碱,可加快磷脂合成,促进受损细胞表面和线粒体膜的迅速修复,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细胞能量代谢。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胞磷胆碱钠片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这可能与其修复受损神经细胞膜结构、恢复细胞膜功能等有关。方芳等,胞磷胆碱钠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与本结果相一致。胞磷胆碱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口服给药,口服吸收完全,与静脉使用时的生物利用度相似,且价格便宜。口服胞磷胆碱钠片能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内,通过稳定细胞膜、抑制自由脂肪酸的产生,参与神经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患者口服或胃管内注入胞磷胆碱钠片,显著降低了NIHSS分值,加快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hl/105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