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百事通·便民/爆料/广告/合作︱()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
不过,有些家长发现,宝宝都过了一岁,还不会站、不会走,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孩子是“脑瘫儿”。医院专家表示,近年来小儿脑瘫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中国已有万以上的脑瘫患儿。
这些情况需警惕:
1、注视能力异常:2-3个月后仍然无法注视或注视时间短,眼神飘移,不能微笑,不能发出“咿呀”愉快的声音。
2、3个月后仍然紧握双拳:手不能打开,并且不能在胸前相触,趴着时不能抬头或抬头时间短暂,或抬头时头总是转向一侧,不易左右转动。
3、2-3个月时抬头过高:有些宝贝在此时抬头达90度甚至更高,身体也伴随一起向后仰,多在哭闹时出现。
4、双下肢僵硬:除了僵硬之外还伴有不易屈伸,交替蹬动少,家长常发现换尿布时双腿不易分开,扶站在床上双腿过分伸直,甚至脚尖着床。
5、运动发育落后:2-3个月不会抬头;4-5个月不会够东西;5-6个月不会翻身;7-8个月不会坐;9-10个月不会爬行。
6、过度软弱无力:时常伴有表情淡漠、不哭不闹、不易兴奋、对外界刺激不感兴趣、仰卧时手脚活动少等等。
7、喂养困难:宝贝喝水时容易呛咳。该发出“啊”、“爸”、“妈”、“大”等声音时不能发出。
医院康复科主任周敏亚提醒:以上这些现象,如有两项以上出现,医院检查。医生会进行神经科和影像学检查。如有异常,将会安排早期康复治疗,尽可能保证宝贝健康发育成长。
早期康复训练很重要
婴儿出生时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质较薄,细胞分化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生后6个月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形成。脑损伤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有较大的可逆性;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3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神经纤维至4岁时才完成髓鞘化。婴儿的运动发育由上而下,先抬头挺胸,而后可两手取物、坐、爬、站、走,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周敏亚主任介绍,对于未成熟/损伤的脑神经,给予足够的运动和感觉刺激后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髓鞘的形成,用现代康复结合传统针灸康复治疗脑瘫方面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周主任也提醒,小儿脑瘫治疗刻不容缓,需及早进行康复治疗,使患儿摆脱疾病的困扰,重返社会,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家长朋友们要保持耐心,相信科学康复治疗,正确认识脑瘫,持之以恒,让患儿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来源:处州晚报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