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常识 >> 配套习题第十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配套习题第十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思维

2.直观行动思维

3.具体形象思维

二.判断题:

1.思维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直观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涉及需要动用抽象逻辑思维的内容。

3.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创造思维和常规思维。

4.思维的深度是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对事物是否剖析的彻底。

5.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6.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直观行动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

三.选择题:

1.儿童思维的发生时期在()岁。

A.0—1岁B.1—2岁C.1.5—2岁D.1—3岁

2.认知的核心是()

A.感知B.知觉C.观察D.思维

3.()是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常规思维

4.下列属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特点的是()。

A.思维动作的内隐性B.初步的间接性、概括性

C.自我中心性D.具体形象性

5.问一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幼儿回答“都是白的,长的。”这表明了该幼儿思维的()。

A.具体形象性B.抽象逻辑性C.直观行动性D.感知行动性

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A.概括性B.组织性C.间接性D.直觉性

7.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

8.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A.双关性B.表面性C.形象性D.绝对性

9.在幼儿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A.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

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

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

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

10.当儿童能够认识到一个完整的苹果,被切成4小块后的重量并没有改变时,儿意的思维已经具备了()。

A.平衡性B.同化性

C.顺应性D.守恒性

11.直觉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

A.认知地图B.探试搜索

C.尝试错误D.顿悟

12.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子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方式为()。

A.具体形象思维B.聚合式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觉行动思维

13.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动作有试误性B.动作无计划性

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14.某幼儿不能理解从一捆游戏棒中拿出来的一根小棒,是这捆游戏棒的一部分。说明该幼儿的思维处于()。

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

C.前概念阶段D.接近联想阶段

15.幼儿在不小心将布娃娃掉在地上时,会将它抱起轻轻地拍,并哄布娃娃“不哭不哭……”,反映了幼儿思维具有()特点

A.固定性B.拟人性

C.片面性D.经验性

16.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阶段。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

C.前概念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17.儿童的理解主要是()。

A.直接理解B.间接理解C.表面理解D.客观性理解

18.在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学前儿童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A.游戏逻辑B.生活逻辑C.直观逻辑D.客观逻辑

19.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20.()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1.孩子拼好图后,惊讶的说“我拼的是一个男孩在骑马”,这说明在该阶段()。

A.语言和动作毫无关系

B.语言是行动的总结

C.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D.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2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A.直观的概括B.语词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D.知觉的概括

23.某幼儿认为汽车比飞机快,原因是他坐在汽车里,看到天上的飞机飞得很慢。说明该幼儿在进行()。

A.内容判断B.间接判断C.直接判断D.形式判断

24.某幼儿能按物点数,然后说出物体的总数,这说明该幼儿()。

A.已掌握数的组成B.已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C.已形成数概念C.已掌握数的表面意义

25.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B.外延不恰当

C.内涵不精确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26.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形成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物——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物——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物——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物——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27.先将重量、质地和颜色完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

A.可逆性B.不守恒性C.守恒性D.自我中心化

28.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A.以直接判断为主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

C.判断根据不够可客观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

29.一名四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象说明幼儿()。

A.听觉辨别力弱B.想象力非常丰富

C.需要理解凭借自己的经验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

30.下雨天走在被车轮碾过的泥泞路上,晓雪说问:“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说:“是车轮压过的泥地,叫做车道沟。”晓雪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道沟(指皱纹)。”晓雪的说法体现的幼儿思维特点()。

A.转导推理B.演绎推理

C.类比推理D.归纳推理

31.小聪听说一个长了胡子的人是某人的儿子,他感到非常惊奇,因为在他的头脑中认为儿子是像他们那样的小孩。这反映了幼儿思维的哪一特点?()

A.具体形象性B.表面性

C.抽象性D.创造性

四.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反映。

2.思维的品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维与感知密不可分,_______的产生以_______为基础。

4.根据思维创造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个体思维发展的水平,可将思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述题

1.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2.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3.幼儿园为什么要坚持正面教育,成人为什么不要对幼儿说反话?试用有关幼儿思维的特点分析一下。

4.简述学前儿童的理解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

1.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2.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直观形象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作出“卷”的动作;说道“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时,又用手作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2)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

3.情境一:

一天晚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教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的两排一样多。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问题: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4.茵茵已经上了中班,她知道把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加起来,就有5个苹果。但是问她2加3等于几?她直摇头。

问题:根据上述案例简述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

5.佳佳今年四岁,是个非常听话的小女孩。可是有一天吃午饭时,由于心爱的小狗不见了,佳佳哭了很久。起初妈妈还耐心地劝她,可后来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就说“你再哭,小狗就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佳佳一听,越哭越凶,使平时一向认为佳佳是个乖女孩的妈妈觉得无法理解了。

请根据这一案例分析幼儿理解的特点。

6.对斜坡上皮球滚落下来的原因,3~4岁的儿童可能更多认为是“皮球站不稳,没有脚”。5~6岁的儿童会说“皮球是圆的,它要滚”。

试分析这一现象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什么趋势?并就此现象,分析教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对5~6岁儿童进行教育活动。

7.婷婷今年三岁,是个很漂亮的小女孩。妈妈教会她5+3=8之后问她3+5等于多少,她说不知道!妈妈摇摇头,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会长这么笨呢!

问题:这一案例揭示了儿童的什么问题?请加以分析原因。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8.张老师是位新老师,今天她要为中班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语言活动“春姑娘来了”,为此她做了精心准备:配图、故事磁带、表演用的头饰…….可是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当她问小朋友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树,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蝴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河,还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小熊……而当张老师说是春姑娘来了时,很多小朋友都一脸茫然。

(1)请根据所学心理学知识,从儿童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帮助张老师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2)如果你是张老师,你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hl/174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