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紧紧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这光照下景物描写之中了。而正是这样的光的色彩使得诗人沉醉,这种光的现象是我们初中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的内容,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时《光的色彩颜色》,下面先来看一段视频:
01
光源定义: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
①天然光源: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天然光源
②人造光源: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白炽灯、日光灯、高压氙灯、LED灯)等。
人造光源
小讨论像上图中的钻石、幕墙及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呢?
2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吗?为什么太阳光下的世界会是彩色的呢?
1.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太阳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2.光的色散实验是由牛顿发明的。
光的色散实验
拓展:红光偏折能力最弱,紫光偏折能力最强。这在后面“光的折射”课时中会详细讲解。
想一想光可以色散成不同颜色的单色光,那么这些单色光可不可以混合呢,混合后会怎样呢?
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
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和色光的三原色,比较简单,光的色散概念和色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3色光的混合1.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用放大镜观察彩电屏幕,可看到排列有序红、绿、蓝三色发光区域
2.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混合是不同的,为黄、红、青,三种颜色混合后不是白色,而是黑色。
3.色光的混合实验结论:
①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②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③光的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光的三原色按相同比例混合得到白色光。
④透光实验结论
红色的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蓝色的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绿色的玻璃纸只能通过绿光,透明物体只能通过与自身颜色一致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色光的颜色决定。
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
A.紫光LEDB.黄光LEDC.蓝光LEDD.橙光LED
红绿蓝为光的三原色,据此分析.
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光LED、绿光LED、蓝光LED组合能产生白色LED光源.
故选:C.
理解光的三原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物体的颜色思考:红花、黄花为什么显示红色、黄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①、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光的颜色决定。
所以我们能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是由于花反射了相应颜色的原因。
5光能①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
②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颜色屋”,如图甲所示,屋内摆放着家具,墙上有“光影之绚”四个大字。
(1)“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 的.(选填“变化”或“不变”)
(2)图乙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3)在各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红光能传得很远,因此用红灯表示危险的信号效果明显.红光的波长在nm至nm之间.则nm= m。
(1)不同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3)1nm=10﹣9m,即据题目信息判断即可。
解:(1)不同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所以“颜色屋”内的灯光颜色会在白、红、蓝、绿之间变化,家具在不同颜色灯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是变化的;
(2)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太阳光能分解成七种色光,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3)因为1nm=10﹣9m,所以nm=×10﹣9m=6.3×10﹣7m;
故答案为:(1)变化;(2)色光;(3)6.3×10﹣7;
此题是一道材料阅读题,考查的是我们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是现在中考的热点考查形式之一.
6小结光的色彩颜色
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所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5.光具有能量。
中考再现1.(?苏州0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2.(?苏州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 两种色光二极管。
请将你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写在留言区,标准答案将在第二天晚22:00前留言公布!
博士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