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脑卒中预防报告显示,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一位是脑卒中引起,据推算,我国有万脑卒中患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约万,致残率约为86.5%。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医院神经内科医师为大家带来脑卒中预防知识,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但是通过早期的预防干预,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疾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什么是脑卒中,有什么症状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功能急性丧失的疾病。脑卒中发生后可引起偏瘫、失语、感觉障碍、智力及情绪异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发生脑卒中后可能出现以下症状:1.一侧肢体无力、沉重、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一侧或双眼视力模糊或丧失;6.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7.严重头痛、呕吐;8.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9.突然出现神志模糊或昏迷。02
快速识别方法
如何在社区、家庭快速识别脑卒中呢?目前,常用、简易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是FAST评估法,具体内容为:1.F(Face):您(他)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2.A(Arm):您(他)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3.S(Speech):您(他)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4.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请您立即拨打急救电话。03
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的病理生理特点是:大脑一旦血供中断,6秒内神经细胞代谢受影响,10-15秒内意识丧失,2分内脑电活动停止,如持续5分以上则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所以“时间就是大脑”!04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存在各种后遗症,及时的康复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理论上来讲,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越早的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患者的预后会越理想。05
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呢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2.心脏病3.糖尿病4.血脂异常5.吸烟6.饮酒7、颈动脉狭窄8.肥胖9.其它(高同型半氨血症、代谢合征、缺乏体育运动、饮食营养不合理、口服避孕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年龄(55岁后每10年危险性增加1倍)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3.地域(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4.家族遗传必须强调的是,高龄、伴有脑卒中既往史或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将明显增加,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06
怎么做才能预防脑卒中
(一)脑卒中口服药物预防(二级预防)推荐常规使用的药物有:降压药、降糖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1)降压药:最重要的是要能很平稳地降低血压,减少血压大幅波动,可选用一天服用一次的降压药物。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90mmHg,理想应达到≤/80mmHg。如服用一种药效果不理想时,应该联合使用降压药。?(2)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有保护作用,对大中血管病变同样有重要作用,血糖控制不良与脑卒中复发有关。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6.5%。(3)他汀类调脂药:现已有充分的证据证实他汀类药可用于多数患者,可减少脑卒中患者的复发和其它心血管病危险。(4)抗血小板药物: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首选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强调早期开展二级预防。(二)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于风险人群的健康体检,除了体检常规的项目之外,一定要加做脑卒中的相关筛查项目,这里指的风险人群包括:脑卒中低危、中危、高危人群。1.常规检查: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2.血管检查颈部血管彩超:颈部血管供应大脑血液,如果颈部血管有病变,可直接影响大脑供血,且颈部血管属于较浅表的大血管,基本可以反映全身血管情况,故颈部彩超对于脑卒中防治筛查尤为重要;脑多普勒血流图:了解脑血管的最初步、最基础的检查项目,如发现异常,可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及病情考虑是否进行下一步检查,如脑血管CTA及脑血管造影等3.脑实质检查:头颅MR/CT,依照具体病情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4.其它检查项目:如心脏彩超、凝血功能过筛试验组合分析、以及原发病的相关检查项目和常规的基础体检项目。本文转自医院『“陕西健康传播”是陕西医疗自媒体联盟官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