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常识 >> 抗血小板最佳策略论坛二澎湃在线

抗血小板最佳策略论坛二澎湃在线

 

<

中国卒中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于10月9日-10月11日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召开,此次会议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脑血管病领域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在此,小编将继续为您分享抗血小板最佳策略论坛的精彩内容。

从CYP2C19基因多态性

看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抗血小板

药物的合理选择

(徐运教授南京医院)

我国卒中复发率高,究其原因,基因多态性是其中一种。研究表明,CYP2C19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卒中的复发率,与CYP2C19功能缺失(LOF)等位基因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增加92%。而我国人群CYP2C19LOF基因携带者的比例高达58.8%,高于欧美人群。

CYP2C19酶是CYP酶系中的一种,多种药物由此途径代谢。在卒中患者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中,氯吡格雷经CYP2C19和CYP3A4代谢才能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带来了两大问题:

CYP2C19LOF基因携带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疗效受影响

??与CYP2C19LOF基因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血浆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显著减少32%;

??我国CYP2C19LOF基因携带者使用氯吡格雷,并未进一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氯吡格雷与其他具有共同代谢途径的药物(如他汀)联合应用时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不同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作用机制不受CYP2C19影响,疗效也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携带CYP2C19LOF基因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预后优于氯吡格雷,是卒中长期二级预防抗血小板的合理选择。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现状及

高出血风险人群抗栓药物的选择

(刘俊艳教授医院)

我国是卒中国负担大国,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负担最重,复发率高,二级预防现状不容乐观,亟需加强预防工作。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防治策略的基础,而目前来讲,虽然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仍是抗血小板药物的基石,但不再是唯一且必需的选择,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效性局限: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减少卒中再发的相对风险度下降有限,仅为12%-23%;

安全性局限: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COX合成,引起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随用药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增加。而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胃肠道出血与1年死亡或残疾风险密切相关。

刘俊艳教授指出:含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方案是缺血性卒中相关出血的高危因素,这部分高危人群应接受个体化抗栓治疗。对于阿司匹林导致的小肠损伤,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停用阿司匹林。但是,停用阿司匹林后的换药选择也很局限,研究显示:50%阿司匹林抵抗者同时对氯吡咯雷抵抗,且P2Y12受体抑制剂降低终点事件的有效性未能超越阿司匹林。

那么,缺血性卒中相关出血高危人群是否还有其他抗栓药物可选?

吲哚布芬——可逆性、高选择性COX-1抑制剂,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效更安全,是优化抗栓的新选择:

疗效佳: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血栓栓塞发生率方面,与阿司匹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更安全:胃肠反应更少,仅3.8%;出血风险更低,仅0.38%。

原标题:《抗血小板最佳策略论坛(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hl/243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