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儿童常见病,咱们中国的宝宝也不例外。你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缺铁,更多时候只是您对这个问题不了解。(百度百科中的词条第一句话这样写到:铁的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球大约有37亿人缺铁,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发展中国家40%~50%的5岁以下儿童和50%以上的孕妇患缺铁病。)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缺铁和贫血的影响以及怎么观察宝宝有缺铁迹象。
缺铁性贫血对孩子的身体方面的影响常见的有: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的整体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小病不断,尤其表现在上呼吸道感染多发。
2、缺铁影响胃部功能,胃酸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从而影响孩子胃口,出现偏食、厌食、异食等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萎缩性胃炎。
3、贫血降低了血液(红细胞)的摄氧和携氧能力,使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为肌肉无力容易累,运动时容易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没有耐力。
4、缺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元素如碘的吸收,会加重婴幼儿铅的吸收,增加孩子铅中毒的风险。
缺铁对孩子的影响更进一步体现在对智力发育水平和情商的影响。
1、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有研究表明,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的婴幼儿,其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的大脑耗氧量只占身体耗氧量的1/5。所以当宝宝出现贫血或缺铁时,就会因为血液的输氧能力下降,导致脑组织的供氧不充分,进而影响到宝宝的记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长期处于缺铁状态,最多可以造成宝宝9个点的智力损伤,而这种损伤呈现不可逆性。
2、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如果孩子缺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脾气暴躁,易怒易哭,哭了还不容易哄。缺铁容易使孩子情绪波动大,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在营养咨询的过程中,我常听到妈妈这样的反馈“这么点的孩子,脾气比我还大”。
3、影响孩子的早期社交能力。
不管是由于身体原因的不爱活动,还是情绪原因的易怒导致的不合群,这都会导致孩子的早期交往能力较差,和同龄小朋友相处不融洽。一些严重的还会表现为孤僻。
知道了危害,我们来看看婴幼儿缺铁有哪些早期表现?
1、看颜色。身体上有几个部位血色不足,反应缺铁,比如孩子的唇色不红、下眼睑没有血色、指甲甲床没有血色(指甲平薄无弧度)、肤色异常的白或黄(肤色受遗传等因素影响大,不作为主要判断依据)。孩子的白眼球(巩膜)呈现蓝色也是缺铁的一个表现。
2、看行为。如上所述,缺铁的孩子容易累,活动量少,活动后容易气喘嘘嘘,没有耐力;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走神。食欲下降,有的表现为偏食、异食(和锌缺乏有相似性),还有的孩子表现在吃饭时容易口渴经常主动要求喝水。
3、看情绪。上面也提到了,孩子的情绪暴躁、易怒,不爱与人交往或者在交往中有较强的攻击性。容易惹哭,哭了不容易哄,还有的出现哭的背气。
4、看抵抗力。不是说生病多都由缺铁导致,但是缺铁确实降低了孩子的抵抗力,孩子更容易出现感染。流感、秋季腹泻等流行疾病期间也更容易中招。
希望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知道孩子有缺铁的情况时,一定要注意及时纠正,铁剂的补充和饮食补铁要做平衡。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红肉、猪血等可以给孩子增加食用(菠菜补铁,铁锅补铁都是不靠谱的,可百度了解一下)。食补是有条件的,月龄较小的孩子,由于孩子饭量不大胃口又挑剔,大部分时候单纯的食补很难有效果。
最后再补充一句,贫血是要缺铁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的疾病。不要等到宝宝做血常规看到血红蛋白值(HGB)降低到,医生给你说贫血了才想起给宝宝补铁来,早期缺铁的干预才是真正对自己的宝宝负责。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