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23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英汉对比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在北京圆满举行,共有来自全国所高校的近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作为主讲专家,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差异出发,带领参班教师探讨语言与思维两者之间的深层联系,并结合具体案例研讨了语言对比对外语教学和翻译活动的启示与作用。会场全景课程伊始,王文斌教授追根溯源,并基于我国英、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实际,从三方面剖析了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他指出,首先,语言学的发展本就始于语言对比;其次,外语教师目前文章难发、研究能力滞后的困境与我们多聚焦于外语研究、母语不精、视野不够开阔有很大关系。因此,进行英汉语对比研究,打开研究视野,也是外语教师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客观需要;第三,目前我国汉语界的研究范式主要还是“以英语的语法来看待汉语”,还拿不出一套业界普遍认可的语法。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就曾大声疾呼,“汉语要想走向国际,首先必须要对汉语有本质的认识。”由此可见,英汉对比研究无论对我国汉语学界还是英语学界来说,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王文斌教授体味“时”、“空”特质,把握英、汉语根本差异王文斌教授从英、汉语在词法、句法、语篇等层面的差异出发,运用丰富、生动的例证,帮助大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语言表征到本质归纳,层层深入对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的认识。王教授指出,英语构词是线型的,从左到右的,在英语中动词往往是词法、句法及语篇的焦点;而在汉语中,构词型式往往是叠床架屋式的,且汉语的构句方式与构词方式基本类似,“词法即句法,句法即词法”。归根结底,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是思维模式的差异,这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密切相关。不过,王教授同时强调,他所说的“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主要
昆明治疗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