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尽管近年来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已取得了卓越的进展,但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也由年至年的2.9%上升至年至年以达到5.3%。正常的脑功能依赖于稳定而持续的血供,高血压早期会对大脑等靶器官产生效应,而血压异常波动可影响脑血流调节能力与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正常功能,引起脑白质受损、灰质萎缩等病理特征。
高血压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血管性风险因素。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后经过加工处理获取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与理解判断等功能。轻度认知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指认知功能受损,是一种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状态。许多神经系统疾病早期或者疾病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有认知功能的损伤,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进展,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目前,高血压与脑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其中机制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高血压与脑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和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血压正常范围及高血压标准及影响因素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正常血压参考值值为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mmHg,一般将诊室内、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mmHg伴或不伴有舒张压≥90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目前研究认为高血压发病与遗传、高钠盐饮食、精神刺激、吸烟以及体重等因素相关。2高血压与认知功能损伤高血压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最重要的可逆性血管性风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可导致脑内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损伤和血管神经偶联受损血管储备能力下降。持续存在的高血压则引起血管重塑,管腔狭窄以及毛细血管疏松,进而引起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最终导致血管功能受损。下降的脑血管储备能力以及血管壁退化会导致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与白质高信号,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Jennings等发现高血压患者在完成记忆任务时后顶部脑区血流相对非高血压人群增加量较少,进一步证明了高血压可能是通过减少局部脑血流从而损伤认知功能。血压升高对执行领域的功能损害较记忆能力更为明显,Hajjar等研究发现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执行功能相比,记忆以及工作记忆会出现较为显著的下降,尤其当血压升高合并动脉硬化时差异更为明显。Li等在对来自北京社区的名老年人群(包括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静息态功能核磁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与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检查发现高血压引起的执行功能受损与注意力下降可能与白质完整性下降以及额颞叶功能连接下降有关。
不同年龄段的血压升高对认知功能的损伤也存在一定的差异。Gottesman等在一项持续20年的随访研究中发现,中年期收缩压升高会导致更严重的认知衰退,而且白种人比黑种人与高血压对认知受损的关系更为密切。Taylor等通过对中年高血压人群进行20年的随访后发现,中年期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的升高会导致老年期认知功能损伤。尽管中年期血压升高常导致较差的认知表现,但是老年期血压适度升高通常伴随着较好的认知功能状态。檀香山亚洲老化研究发现,日裔美国人中年期血压升高会伴随有老年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而老年期低血压会导致认知功能衰退。老年期血压下降的开始则可能意味着痴呆发病的开端,这可能与中年期高血压可能能更好的反应长期以及持续的血压升高的对血管生理以及脑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
3高血压和脑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疾病1)高血压与MCI许多证据表明高血压是MCI的风险因素。Israeli-Korn等通过研究以色列的阿拉伯老年人群中血管性风险因素与MCI的关系,发现高血压、老龄和低教育水平显著增加MCI发病的几率,并且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以后高血压仍然是MCI的高危风险因素。Keyimu等在比较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60岁以上的老年人MCI的风险因素,结果认为年龄增长、女性、高血压、血糖代谢异常等因素均为MCI的发病风险因素,并且血压对MCI发病影响更为显著。尽管许多研究证明高血压是MCI发病的独立血管性风险因素,但高血压导致认知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定论。瑞典国家老化健康研究中心的一项以人口为基础的研究利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发现了高血压患者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明显降低,并且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表现与脑白质完整性呈正相关,因此,高血压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影响MCI发病。
2)高血压与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在老年期痴呆的发病仅次于A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形式,是指脑血管疾病及其他血管高危风险因素引起的脑组织变性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等临床表现,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的特点通常是突然发生的皮质下认知功能损伤。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高血压与血管性痴呆发病直接相关,引起脑萎缩,脑白质高信号等病理表现,同时损伤认知功能。Sharp等通过荟萃分析对6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高血压显著增加血管性痴呆的发病风险。Chandra等通过对名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管性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患病率占73.58%,而且合并高血压等血管性风险因素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血管性风险因素尤其是高血压的早期干预是预防血管性痴呆最好的途径。
3)高血压与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在老年期痴呆发病率最高,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不仅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发病因素,还与AD的发病密不可分,特别是中年期的高血压是AD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Petrovitch等在檀香山老化研究中对名日裔美国人进行了36年随访,通过尸检发现中年期的收缩压增高伴随着大脑重量减轻以及新皮层、海马区神经炎性斑块增加,而中年期舒张压增高则会导致海马区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增加。Huang等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椤烘粦娴嬭瘯璇勯夎鍒涗綔濂栧拰缁勭粐濂?鍒板簳鏄皬瀛︾敓鎾炲掔殑鑰佷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