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年6月4日,星期六,我是邯郸董老师。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光现象章节的知识点。
1、
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都是光源.光也有能量.
光源可分为:
1.天然光源(如太阳、火焰、闪电、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激光束等)
注意:有些物体,比如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而人造光源一定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
(1)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根据产生形式,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自然光源,如天上的恒星、闪电、夏夜在草丛中闪烁的萤火虫、深海中游戈的烛光鱼等;人造光源,如室内照明用的白炽灯、建筑物上的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等.
(3)根据形态可分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
(4)不能发光的物体是靠反射其他物体照到其表面的光而被我们看到的.
3、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原理就是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很多,例如:
(1)小孔成像;(2)射击瞄准;(3)激光准直;(4)排直队要向前看齐等.(5)影子的形成(6)日月食的形成
4、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目前公认值为C=米/秒(精确值),一般四舍五入为3×米/秒,是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光能通过的物质叫做(光)介质,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在水中的速度:2.25×m/s光在玻璃中的速度:2.0×m/s光在冰中的速度:2.30×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3.0×m/s光在酒精中的速度:2.2×m/s.
光年,长度单位,光年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其意思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是由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非常大,若以常见的公里或千米为单位计算非常麻烦,以光年来计量就容易多了.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光速为30万千米每秒,也就是3×米×(.25×24×60×60)秒(儒略年长度等于.25日,以年1月1.5日(记作J.0)为标准历元)所以,一光年就是9.×米.
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
6、
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所成像的性质是正立的,等大的,位于物体异侧的虚像.
7、
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或“漫射”.这种反射的光称为漫射光.漫反射的每条光线均遵循反射定律.平行光束经漫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由漫反射形成的物体亮度,一般视光源强度和反射面性质而定.
8、
不同点: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水面等.
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或“漫射”.这种反射的光称为漫射光.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
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属于光的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
(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里是漫反射,不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的对应点(S′),进入眼光的光并非来自对应点(S′),所以把(S′)称为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10、
(1)成像原理不同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重新会聚所成的像叫做实像,它是实际光线的交点.在凸透镜成像中,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如果物体发出的光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则它们反向延长后相交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2)承接方式不同
虚像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但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人看虚像时,仍有光线进入人眼,但光线并不是来自虚像,而是被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的光线,只是人们有“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它们是从虚像发出的.虚像可能因反射形成,也可能因折射形成,如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3)成像位置不同
实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同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异侧;虚像在反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镜面异侧,在折射成像中,物像处于透镜同侧.
11、
折射定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在光的折射过程中,确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关系的定律.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2)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2、
光的折射作图方法:(1)光的折射(2)光路可逆性
13、
在光学中,对于不同的波长,介质的折射率n(λ)也不同光通过三棱镜后,因色散让白光形成可见光谱,这令白光在折射时,不同颜色的光线分开,这种现象就称为光的色散.即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白光散开后单色光从上到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14、
一、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能通过他,其他色光都被他吸收掉了.所以显示红色.特殊情况: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紫色的木板,只能反射紫色光,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特殊: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
二、颜料3原色:红,黄,蓝.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15、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什么颜色.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比如红光照在黑色的物体上应该呈现黑色.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