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体内一个非常敏感脆弱的器官。全脑一旦血供中断,6秒内神经细胞代谢受影响,10~15秒内意识丧失,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持续5分钟以上则脑细胞就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可以说“时间就是大脑“”。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也称为中风,是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
中国现有脑卒中患者约万,高危人群万。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万,每年死于卒中的人数超过万,其中75%的幸存者有不同程度残疾,40%为重度残疾。脑卒中疾病的防控形式非常严峻。
每12秒即有一个中国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脑卒中。
关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血管内脂肪淤积所致。脂肪淤积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就像心梗,这就是为什么卒中也常被称为脑梗。
在脑梗死早期,梗死中心部位是不可逆性坏死,如果及时恢复脑血流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就可以挽救脑梗死周围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永久性坏死(脑梗死)。
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超过一定时间即发生坏死,在6小时以内,是治疗脑卒中的“黄金时间”。超过6小时,部分脑细胞就会坏死;超过12小时,绝大部分脑细胞都将由缺血发展到坏死。一旦脑细胞发生坏死,就“不可逆转”,即不会再逆转为正常的细胞。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性的。因此,必医院就诊和治疗。
根据6年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Stroke》发表的文章显示,大血管急性缺血性中风后:
丢失神经元数量
丢失突触数量
丢失有髓纤维长度
加速老化时间
每次中风
12亿
8.3兆
公里
36岁
每小时
1.2亿
亿
公里
3.6岁
每分钟
万
亿
12公里
3.1周
每秒钟
32,
2.30亿
米
8.7小时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上现全世界最有效的方案就是溶栓治疗。
(发病1.5小时,脑血管堵塞照片)
(发病2.5小时,溶栓后脑血管恢复通畅)
脑卒中造成的后果通常是永久性的。因此,必医院就诊和治疗。
关于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血管突然破裂出血导致的卒中称为出血性卒中,这类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漏出到大脑内或者大脑周围,漏出的血液会导致脑组织水肿,病情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
(发病1小时的血肿大小)
(发病6小时的血肿大小)
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关于脑卒中的预防与治疗
做好健康管理,就可以有效阻止脑卒中的发生。要想远离脑卒中疾病危害,首先要严守“三道防线”的健康管理策略。
一级预防:改变生活方式
脑卒中的十大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心脏病、酗酒、糖尿病、情绪应激;其它还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口服避孕药、抗凝治疗等。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危险因素,即可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
二级预防:控制高危因素
针对已发生过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者,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完全性脑卒中的发生。
三级预防:积极配合治疗
在脑卒中发病后积极治疗,尽量将神经功能损伤降至最低,同时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发生,预防复发。早发现,早处理,早康复,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脑卒中三级预防中的二级预防对于降低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这点已成为专家共识。针对不同高危因素,开展有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和干预,是降低脑卒中复发率的有效措施,可以防止近75%的脑卒中发生,预防效果最显著。
脑卒中精准防治解决方案
联合基因脑卒中精准防治项目紧紧抓住脑卒中五大可控高危因素,通过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和给客户提供疾病二级预防体验极佳的解决方案,有效降低致残率、发病率和复发率,比单纯基因检测给客户带来更高实际价值,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降低发病风险的现实问题。
脑卒中系列共涉及五大类覆盖80%常用药物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通过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可有效提升高血压(H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的用药有效率,真正提高个体化合理用药,精益化慢病管理,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意义重大。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