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禾网注:嘉宾回答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不代表七禾网的观点及推荐。金融投资风险丛生,愿七禾网用户理性谨慎。
沈良
核心观点:我们的进场和出场可能是分很多次的,比如一个品种进场和出场可能是分20次的。
一个品种到了很好的买入价值,用一个稳健布局的方式去做,安全性就有了,至于盈利就要看未来这个品种脱离这个成本区间之后能赚多少钱。
大自然策略其实用的就是三个大的原理:第一种是自然规律;第二种是宏观大事;第三种是产业逻辑。
那么这两年来供给侧改革已经从一个主要因素退到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一个核心因素了,现在的黑色系产业的涨跌逻辑变成市场的正常供求关系,供求成为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盈利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利用人性赚钱(微观层面);一种是利用因果赚钱(中观层面);还有一个是利用规律赚钱(宏观层面)。
技术分析说历史会重演,重演的就是人性在盘面上、技术图形上的一个表现。
技术分析、量化分析抓的是人性在技术图形上面一些周而复始的表现,并且把这些周而复始的表现高概率的部分抓出来,这就是利用人性赚钱。
和现货相关的、和产业相关的、和供求相关的这种盈利模式基本上都是讲究因果。
行情的变化、价格的变化都是由政策制定者、政策、产业、供求、价格、技术和情绪来决定的。
价格的变化真正的本源,是政策制定者。
政策制定者决定了政策和政策的变化,政策和政策的变化又决定了产业格局和资金流向,一个政策可能会影响好几个产业。
我们交易其实有三个层次的本质,第一个层次的本质是商品属性,第二个层次的本质是供求属性,第三个层次的本质是博弈属性。
一个商品价格涨跌的基石是它的商品属性。
我们要尽量去抓商品属性和供求属性决定的趋势行情,而不要去抓博弈属性决定的小波段行情。
大自然策略往往是用抓大波段行情来抵抗小波段行情,通过小波段行情减少建仓成本。
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简单的寻找投资价值,而是要去寻找90%以上确定性的盈利机会。
豆粕在的时候我们可以预估它不会深跌了,因为它的成本就在这个附近。
商品的价值投资有时候会出现在利空的时候。
螺纹钢在多的时候,橡胶在或者的时候,农产品在连年丰收价格持续下跌持续低迷的时候,都是我们去做商品价值投资的好时机。
商品价值投资的关键在于找到商品的终极成本;股票价值投资的关键在于找到股票的均衡成本。
如果一家公司的ROE能够达到20%甚至到30%我们就可以重点,当然越高越好。
PEG的数值越小越好,最好是小于1,但不能是负数,数字越大我们越谨慎。
大自然的盈利模式和策略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什么东西在自然规律和宏观大势下,在产业逻辑下,它可能往某一个方向演化的概率更高,甚至在某些成本支撑的情况下,它是一个不可逆的,只输时间不输钱的布局。
商品的价值投资要注重它的终极成本,股票的价值投资要注重它的均衡成本,终极成本可能在一个阶段里面很少会变化,但是它的均衡成本可能在每个季度甚至每天都有一些变化。
大自然策略尽量从商品属性和供求属性来布局商品,来布局期货,然后从资本属性和利润属性来布局股票,由此做一个安全布局,层层推进。
中国的货币价值是靠大量的财富,实实在在的财富支撑的,只要实实在在的财富不停地生产出来,实实在在的财富越来越多,我们的货币就会有支撑。
美国挑起这个 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核心的原因是美国现在的经济和中国比要差很多,美国的潜力、美国的成长要比中国差很多,那么它现在其实是想用一个假装强硬的方式来向中国要一点好处。
对中国的一些生产橡胶的企业来说,可能跌破、跌破,利润就没有了,所以,在1万左右应该会有一个强支撑。
我认为世界上有三大价值洼地,第一个价值洼地是杭州的房子,第二个价值洼地是中国的白马股,第三个价值洼地是世界的农产品。
(年3月27日)沈良: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分享一下大自然的投资策略,这个策略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朦朦胧胧有过的想法,但真正形成是在、17年的时候。之前可能更多的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去考虑市场,慢慢得我觉得可能纯粹的技术分析对市场的理解只是一个层面而已,这个市场还有很多层面,可以从其他角度去分析。我就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策略是长期有效的,虽然技术分析某些方法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策略可能不一定会长期有效,特别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这种无效性也会凸显出来,所以我推出了大自然的投资策略,是我现在想的比较成熟的一个投资策略,和大家进行分享。
我们的这个策略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稳健,并且有一个层层推进的动作。就是说进场和出场不像其它的一些策略是一次性的或者是分两次三次五次的,我们的进场和出场可能是分很多次的,比如一个品种进场和出场可能是分20次的。我们可以去试想一下,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真正能够稳健的去布局呢?也就是首先我们认为这个品种已经到了一个跌无可跌的位置,即使下跌也不会跌的太多。另外我们买的时候不是一下子买进,比如说有一个你认为跌到成本的品种,你去买它,它又跌了10%,那满仓的话你就已经爆仓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理论上来说,即便有一个品种到了很好的买入价值,用一个稳健布局的方式去做,安全性就有了,至于盈利就要看未来这个品种脱离这个成本区间之后能赚多少钱。如果你不押宝在一个品种上面,有多个品种去做的话还是比较好的。
它有一个基本原理,为什么我们把它叫做大自然策略呢?我们这个大自然策略其实用的就是三个大的原理,有三种方式在大自然的策略里面都有体现:第一种是自然规律;第二种是宏观大事;第三种是产业逻辑。自然规律应该是不会改变的,我们要去抓住自然规律,然后去把握先机。打个比方,一个农产品如果受灾了,歉收了,那么它的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一个自然规律。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这个农产品是连年丰收,那么它的价格就会下跌或者保持低位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这是一个不会改变的自然规律,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想办法去抓住。当然在工业品上也会有其他的一些规律,但是在农产品上举例会更加的清楚一些。从宏观大势这个层次来讲,不管是天地定的宏观大势,还是一些政治领袖,一些重要的政策定的一些宏观大势,这些大势是我们作为个体不能去违逆的,我们必须要用一种顺应的方式去和它共同发展,比如说供给侧改革,我们能不能把供给侧改革做好呢?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识别供给侧改革是否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政策,会不会非常好地执行呢?它会执行一年?半年?还是一个月夭折了呢?或是会执行两年呢?这些我们都要去判断,它到底算不算一个大势,如果是的话,就要在供给侧改革所对应的大势中去把握它,并且不能跟它逆着来。产业逻辑也很重要,我们要去洞察产业逻辑里一个阶段的一些特征一些关键点,然后找到一些共振点来进行布局。就是说产业逻辑里面的供应也好、需求也好,产业链上面谁重要谁不重要也好,这个阶段哪个因素是重要因素哪个因素是次要因素也好,都是要考虑的。比如说现在黑色系的产业逻辑可能就是因为黑色系的很多品种库存太高了,所以价格要下跌。也就是说之前的供给侧改革对它的影响已经持续了两年,那么这两年来供给侧改革已经从一个主要因素退到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一个核心因素了,现在的黑色系产业的涨跌逻辑变成市场的正常供求关系,供求成为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所以库存高了,供应大了,价格就下跌了。从这方面来讲的话,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阶段谁是这个产业的核心逻辑。
盈利方式,就我个人以前总结的方式,就三种:一种是利用人性赚钱(微观层面);一种是利用因果赚钱(中观层面);还有一个是利用规律赚钱(宏观层面)。大自然的模式我们用的是因果和规律,即利用中观和宏观的角度来寻找盈利机会。微观的角度尽量在大自然中不用,因为微观的东西比较适合个人的小资金去做,如果我们要有一个宏观的布局,不管你是个人资金还是基金产品资金,想要这个事情做的时间很长,想要在三年五年十年以后,这个策略继续有效的话,尽量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去考虑盈利模式,这样的话对未来的盈利和继续运作会有比较好的好处。
利用人性赚钱是微观层面的,我们之前也说过很多次,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因为人心亘古不变。技术分析说历史会重演,重演的就是人性在盘面上、技术图形上的一个表现。但是人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利用不同的工具、信息的传播速度不一样、不同数量的人知道以及不同的人金钱数量不一样,在技术图形上的表现是略有不同的,所以技术图形往往不会%的去重演。但是它的重演会有一个概率,所以技术分析抓的是一个概率,它抓的不是一个确定性,技术分析、量化分析抓的是人性在技术图形上面一些周而复始的表现,并且把这些周而复始的表现高概率的部分抓出来,这就是利用人性赚钱。
利用因果赚钱,我们佛家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那么供小于求的时候行情就容易上涨;供大于求的时候,行情就容易下跌,这就是因果在这个市场里面的表现。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你看到了黑色系的下跌,那么这个“果”必然有一个“因”,或者有几个“因”推导出来。我们现在知道是因为库存太大,利润也偏高,所以下跌了。螺纹钢下跌的过程当中,原料铁矿石和焦炭也是下跌的,所以它会进一步下跌。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自己没有本事,找不出主要原因或者是几个原因的综合结果,并不代表这个原因不存在,原因是一定存在的,而且它的主导原因也一定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能否通过我们自己的智慧、知识和资源能够把这个因果的“因”找到,推到那个“果”,或者在一个“果”的基础上面推导这个“因”,然后再进一步地以这个为基础点,再去找下一次这个“果”可能会怎么出现,什么时候出现,出现的情况怎么样。所以基于供求关系的这种交易模式,它就是利用因果在赚钱,也会和基差研究、期现套利这些有关联。这些和现货相关的、和产业相关的、和供求相关的盈利模式基本上都是讲究因果。
再来讲规律,我们东方的道家是去探求规律,是探求宇宙的规律也好,地球的规律也好,我们人类的规律也好,总之如果我们找到了规律,那么就能够活得更长久,就能够顺应着规律去做。并且在顺应规律的过程当中,让自己能够成长,让自己能够顺应这个规律的同时,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大道的运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只不过我们能不能去找到这个自然而然发生的源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源头,找到本质,推演未来并不是特别的难。我们中国的古人经常会上推年,下推年,虽然这里面有一定的夸张程度,但是草船借箭能够推演出来的话,就是因为知道了自然规律,仅此而已。知道今天天气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能够推导出来什么时候刮什么风,什么时候可能会起雾,推导出来之后,如果我们去顺应它,在这个过程的当中加以运用的话,不但能够推演未来的发生,并且能够从现在就去布局未来。我们世界上面有三大,叫做“天大地大政府大”,比如刚刚我们说的这个什么时候起风什么时候起雾什么时候下雨,这是天地决定的。如果你能提前布局的话,就能够去抓住一些机会。政府也很大,对我们个人或者是一些机构来说,政府,特别是顺应天意的强势政府,领袖也好,制定的一些政策也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博弈也好,这些东西其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我们来说,其实一些政策一旦制定之后,一些执政理念一旦确定之后,后续就会按照某些规律去管理国家,去管理社会,去进行经济层面的一些调整或者运行。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够知道它的一个特征的话,就能够提前布局,特别是布局一些经济层面的未来可能出现的大概率事情。这样我们就能够提前布局买哪些股票,提前布局哪些产业可能会受益,去买一些商品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强势政府的一些政策以及政策特征,这个政策怎么执行,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去理解这个地球上面一些强势政府阶段性的执政特征、国家战略、宏观政策,然后再去抓住其中分析出来的一些趋势点,然后抓住行情。一般来说,从这里面分析出来的趋势点,持久性会比较长一些,有可能会持续半年,甚至可能会持续五年十年。基于这些国际博弈也好,国家的战略也好,或者长期的气候分析也好,都是我们在利用规律赚钱。这一块可能很少有人会去涉及到,但是我们心里一定要明白,就是真正能够管大势大方向的是这一块。
规律是万物按照规则运行的必然趋向,因果是万物在因果之下的必然反馈,人性是人们看到因果体悟因果之后的性情激发。规则决定规律,规律左右因果,因果激发人性。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宇宙跟太阳系的规则就决定了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那么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规律又左右了春夏秋冬冷暖循环的因果,春夏秋冬冷暖这个因果又激发了我们人类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性情和行为方式。这是一环扣一环的,最终其实是由规则决定的。这个宇宙跟太阳系的规则又是什么呢?可以再往前推,把真正的本质找出来,这个规则可能就是万有引力,也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的东西。把这个本源找到,一步一步往前推的时候,推导太阳系可以这样推导,推导另外一个星系,可能你也能推导出来,它有可能会发生什么。包括你在地球上面,你就能去推导人性、人的行为模式,因为在这些规则的左右下会出现哪些变化,或者会有那些规律性的演化,这样子的话就能够去推演未来了。
行情当中,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行情的变化、价格的变化都是由政策制定者、政策、产业、供求、价格、技术和情绪来决定的。这七个东西中,技术分析者分析的是价格技术和情绪,供求分析者分析的是政策产业供求和价格,宏观分析者分析的是政策制定者、政策和产业。其实这三种方法,都有人在用,各有好坏,只能说宏观分析格局更大,供求分析逻辑更强,而技术分析手法更妙。
我们虽然经常会在价格技术和人的情绪这里面绕来绕去绕,但这个绕来绕去绕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可以去好好地考虑一下。实际上从个人资金或者是说短期交易来讲,这肯定是有意义的。价格变化了之后,技术图形肯定会变化。技术图形变化了,那么人的情绪就会变化。人的情绪一旦变化,他手里的资金买进卖出也会变化,又会影响价格的变化和技术图形的变化,所以我们技术分析主要是分析价格、技术图形和情绪。如果把这三个研究透了,并且把这三个的互相影响研究透了,那么你的技术分析就能够持续的赚钱。
当然,我们一定要知道价格的变化真正的本源,有人说是供求关系,但是供求关系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一定要再往上推。真正的本源是政策制定者。国际上现在由谁来制定规则,中国由谁来制定规则,产业由谁来制定规则,哪怕小到你的家庭,是由谁制定规则。政策制定者采取什么政策,决定这个政策和政策的变化。现在的政策制定者一般来说会制定什么类型的政策,他制定的政策会强势的执行还是弱势的执行,他制定的政策会长期的执行还是会经常的变化,这些一旦政策制定者确定了,后面的也就定了。我们现在可以去考虑,从现在的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我们既然要绿水青山,那么对某些产业来说是不是一个利空?或者对某些企业来说,可能就要进行一定的整顿,这个是可以推导出来的。另外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既然要理直气壮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那么在我们的某些股票板块上,哪些股票更容易涨呢?哪些股票更容易得到政策的扶持呢?其实我们也是能够去推导出来的。另外像一带一路也好、扶贫也好,这样的一些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它应该是长期推进的,它的长期推进到底对哪些商品对哪些股票有好处或者有坏处。其实它一旦确定了之后,应该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甚至可以管更长的时间,所以说是政策制定者决定了政策和政策的变化,政策和政策的变化又决定了产业格局和资金流向,一个政策可能会影响好几个产业。有些政策可以让这个产业更加的繁荣,而有些政策可以让这个产业低迷一段时间,比如房地产。如果说把贷款、限购放开的话,可能房地产就会来一波热潮;如果说各个层次都推出了限购,贷款又比较紧的话,可能房地产就会相对低迷,或者说相对平稳。所以说政策跟政策的变化一定会影响产业格局和资金流向。如果房地产这个产业好,资金自然会流向房地产,这个产业不太好,资金自然会流出。产业格局和资金流向,才去决定供求关系。我们一直以为供求关系是最最重要的,但实际上供求关系是由上面这些东西决定的,而它的本源就是政策制定者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及这个政策到底会不会强势的长期执行。这样推导下来才会有供求关系的变化。你以为螺纹钢的库存高了,所以它价格下跌,那么它库存为什么会高呢?是因为什么关系才导致了它这段时间库存高了呢?原来是产业格局在供给侧改革下有了一个连续两年的高利润,在这个高利润下面,当然是大量的生产。大量的生产一开始还能够走得比较好,但是在春节前后,货就积累下来了,越积越多就形成了一个高库存。并且供给侧改革在这个领域里面的影响也慢慢地变弱了,所以它市场的供求关系就成为了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导致了价格的下行。至少这一两个礼拜是往下走,所以说是供求关系让它价格下跌了,实际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是由上面更多的逻辑推导出来的。如果我们从上面的逻辑来推导的话,就可以走在供求关系的前面,不止是走在价格变化的前面,甚至是走在供求关系变化的前面来去布局。虽然这种布局有一定超前的问题,但是要我们可以用一种安全布局的方式。
讲了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有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微观的刚刚已经讲过了,如果你用微观的方法去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也能做的很好,对个人小资金或者是对个人不想去管理大资金,也不想去运作大的基金产品的话,用微观的技术方法其实是很好的。你也不用去管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反正在技术图形上面,在盘口语言上面,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相对来讲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活状态和交易状态。但是,如果你要做将军,有句话叫做“将军赶路,不追小兔”,未来你想要统帅全局,未来你要带领千军万马,这个时候你肯定要从中观、宏观的角度去形成你的盈利模式。微观的基础可以用,也可以不用。我想,巴菲特他肯定是不会去用技术分析的,他肯定是用基本面分析和宏观分析。所谓基本面分析就是分析这个企业到底好不好,所谓宏观分析就是分析经济到底好不好。如果现阶段这个企业是好的,未来经济哪怕这一两年不好,未来会好的话,这个企业值得买入。但他不会去分析这个股票跌到现在这个情况之下,下面没有支撑怎么办,或者是跌破了一个价格涨破了一个价格要怎么办,这些他应该是不会去考虑的。在我们选择了宏观和中观的这个层次之后,我们再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安全布局,虽然你认为现在供大于求要跌,但是这个时候满仓去做会不会出问题呢?出问题虽然可能十次里面出两次,但也足够让你爆仓了。为什么要层层推进呢?比如说我们分散品种,每一个品种也不是一次性的进场,而是分批进场,出场也不是一次性的出场,是分批出场。当然也可以制定一些防范措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面,即便你看的不是很准,或者是看的太提前了,也是因为你层层推进的方式使得你的布局就相对安全。它和技术分析最大的差别是,技术分析丁就是丁,卯就是卯,这里进场就是进场,出场就是出场,没有含糊。技术分析的好处就是虽然不能对行情做一个精确地把握,但是对这个点可以有一个精确地应对措施,在这里我就是进场,到那里我就是出场,这里我就要加仓,到那里我就要止损,这些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基本面和宏观面的分析,它管的是一个中长期的周期,在中长期周期里面,可能你这一个月去建仓都是对的,那么你何必一定要今天把仓位全部建满呢?你今天全部建满,万一它后面又跌了10%,那就会很被动,甚至会亏钱亏得账户都没法保住。所以从各个角度来讲,正是因为基本面和宏观的逻辑跟格局更大一点,所以也是更适用层层推进的方式去进行一个安全的布局。
我们交易其实有三个层次的本质,从商品期货的角度来讲,第一个层次的本质是商品属性,第二个层次的本质是供求属性,第三个层次的本质是博弈属性。在做博弈属性的时候是可以去不管供求和不管商品的,但是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会涨,或者说为什么这个商品有价值,为什么这个商品是这个商品,而不是其它的商品呢?这是由它的商品属性决定的。比如豆粕是用来喂猪喂鸡喂牛的,豆粕它之所以是豆粕,是由于它的商品属性决定的,它里面有多少蛋白质有多少水分,里面有多少营养物质。螺纹钢也是同样的道理,螺纹钢为什么能用来建房子,因为它是铁矿石、焦炭炼出来的,炼出来之后它就会有它的商品属性。所以说本质上来讲,一个商品价格涨跌的基石是它的商品属性。正因为这个东西叫豆粕,所以要让它跌到以下是很难的,除非鸡、猪等不吃豆粕了。也就是说,在它的成本基础上,它的商品属性给了它一个价值基石。这个基石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供求属性就建立在这个基石的基础之上。供小于求就涨一点,供大于求就跌一点,所以价格波动在这个基石上存在一个区间。而这个区间内的小波段则由博弈属性决定。所以我们要尽量去抓商品属性和供求属性决定的趋势行情,而不要去抓博弈属性决定的小波段行情。当然这个是我们的大自然策略,如果你是用技术分析,完全可以去抓博弈属性决定的小波段行情。我们这个大自然策略往往是用抓大波段行情来抵抗小波段行情,通过小波段行情减少建仓成本。
从股票的角度来讲,它的第一属性是资产属性,第二属性是利润属性,第三属性是博弈属性。什么叫资产属性?资产属性就是不同的公司的资产类别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家公司价值有一万亿,那么一个银行有一万亿和一个券商有一万亿或者一个汽车生产商有一万亿其实是不一样的,和我们刚刚说的商品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样成本的商品,一个是给猪吃的,一个给人吃的,这是商品属性决定的。那么同样资产或者同样利润的公司,因为属于不同的行业,它的资产属性也不同,所以说资产属性是股票的第一属性,这是股票的基石。第二属性是它的利润属性,我们经常去讲市盈率、ROE,说来说去其实是围绕着利润去讲的。一旦围绕利润了,必然是在资产属性这个基石上进行一个幅度的波动,那么就又回到了前面说的博弈属性。股票和期货一样,一个阶段里面因为进场和出场,买卖资金不一样就会有一个个的波段行情。如果我们要抓的是相对长期一点的布局,一定要去找出它的资产属性和它的利润属性,在这里面找趋势,而不是从它的博弈属性里面找。它的博弈属性我们可以利用,使得在布局的时候更安全,并且能够在低位布局到更多的单子。
在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下我们就有核心逻辑了,基本原理决定了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策略以及这个策略的特征,我们的核心逻辑就是这个策略到底要怎么执行。前面是解决道的问题,下面就要解决术的问题了。
在解决怎么去做交易的情况下,我们要去想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特别是去年有一些自认为或者号称价值投资者的人赚了钱之后,“价值投资”四个字就成为了行业的主流。大家都在说自己是价值投资,哪怕有些人以前是追涨停板的,现在自称为价值投资者,所以有些人就认为价值投资不值钱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我本人认为真正的价值投资不是简单的寻找投资价值,而是要去寻找90%以上确定性的盈利机会,确定性的只输时间不输钱的投资机会。也就是说,在这个位置去买它,是一定会涨的,只是今天涨还是半年后涨的问题。如果是半年之后涨,我就输掉这半年的时间,但是过程当中的亏损肯定是浮亏(后续会转为盈利),而且这个浮亏不会很大,是一个很小的能够控制的一个浮亏。这就是一个确定性的只输时间不输钱的投资机会,这个确定性要尽量保持在90%以上。
说到价值投资,我们可以这样去想,假设有一个人,是一个优秀的小伙子,他在15岁的时候我们去投资他那就是价值投资,在3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所成就并且成长性很好的时候,我们说它有投资价值,但是他可能已经没有被低估了。它的市盈率也好、估值也好、要价也好,其实已经不是低估了,只是因为它还有成长的价值所以还可以去投资它。15岁的时候因为他还没有赚钱,你只是觉得他优秀,认为他未来有可能赚钱或者有可能赚很多钱,所以这个时候肯定是低估他的。所以15岁是价值投资,30岁是有投资价值。为什么有投资价值呢?因为他还有成长空间。那么到了45岁,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应该做的是兑现价值,为什么45岁要兑现价值呢?因为这个时候他有可能已经到了顶峰,或者已经接近顶峰。也许他的顶峰在50岁或者55岁,那么45岁的时候我们就慢慢去兑现价值。这就相当于15岁的时候买在低位,30岁的时候如果觉得他有成长空间就继续持有,到45岁的时候则寻找机会慢慢平掉,这就是一个价值投资的过程。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他在30岁跟45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利空,突然跌很多,跌到非常非常低的位置,这个时候你再去买他,也属于价值投资。在45岁跟30岁的时候,如果它的价格很正常或者是说因为他有成长性,因为他到了顶峰吸引人而去投资,那绝对不是价值投资。
真正的价值投资应该是买在它接近成本或者低于成本的位置。如果我们买的标的是商品,需要遵循的一个前提就是人类不会不用它。比如说豆粕,人类会不会不用它呢?只要我们继续吃猪肉跟鸡肉,那么豆粕就是不可取代的,也就是说它的消费会比较稳定或者逐年提高。如果是股票,这个上市公司必须是不会倒闭的。比如说一个银行股,如果是一个国有大银行,你觉得它会倒闭吗?不会。所以在它高估的时候你可以不碰它,而当一个国有大银行被低估或者因为某些利空被错杀的时候,你去布局它其实是很安全的,因为这个公司是不会倒闭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尽量放弃小盘股呢?因为小盘股现在利润很好或者成长空间很大,你怎么知道它后面会不会好呢?也就是你押宝个小盘股,可能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但是有三个低估的大盘股你去买它,可能有两个过段时间就会上涨。
我们可以举些例子,比如说螺纹钢在的时候供应紧张,它可能涨,这个时候我们说它有投资价值,但绝对不是价值投资。因为螺纹钢只有在多的时候,或者说以下的时候才是价值投资,它在的时候其实已经远远高于它的终极成本,这个时候它能涨,只是说明它有成长空间,仅此而已,就像我们在一个人30岁的时候投资他,这绝对不是15岁时候的价值投资。豆粕在的时候我们可以预估它不会深跌了,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成本就在这个附近,所以这就是价值投资。但如果豆粕涨到3呢?如果它要上涨,我们说它有成长空间,它有投资价值,但不是价值投资。那么银行股在15倍市盈率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行业很好,利润增长,我们也说它有投资价值,而它在5倍市盈率甚至市值跌破净资产的时候就是价值投资。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什么叫投资价值,什么叫价值投资。
商品的价值投资怎么做呢?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最关键的点,那就是终极成本。什么叫终极成本?就是一个商品的上游跟下游都不赚钱的时候的价格。我们要把它找出来,然后去布局它。打个比方,螺纹钢在的时候,即便钢厂不赚钱,卖矿的、卖炭的肯定是赚钱的,这个时候你感觉螺纹钢的成本是4,它现在是,好像低估了,那是不是要买螺纹钢?其实不是。可能当时铁矿石的利润还有一两倍,焦炭的利润有百分之七八十,这个时候怎么可以轻易做多或做空呢?特别是轻易做多,肯定是有问题的。只有铁矿石也不赚钱甚至亏损,焦炭也不赚钱甚至亏损,焦炭的源头焦煤或者更源头的原料也不赚钱甚至亏损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螺纹钢是多少?还是?这个时候去布局它,才是一个只输时间不输钱的布局,我们必须要找到它的终极成本。商品的价值投资有时候会出现在利空的时候,比如说-年资金比较紧张,工业品持续下跌,在这么大的利空背景下,就会有些品种被错杀。如果错杀接近成本或者低于成本,特别是我们说的终极成本被打破的时候,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商品价值的投资机会。这种机会不常出现,但从我们的统计来看,虽然对一个品种来说是不经常出现的,可能十年就出现一次或者两次,但是对50个品种来说,是不是每年都会有几个品种呢?在年份好的时候可能有20个品种,在年份差的时候可能只有2个品种。也就是说螺纹钢在多的时候,橡胶在或者的时候,农产品在连年丰收价格持续下跌持续低迷的时候,都是我们去做商品价值投资的好时机。
说完商品的价值投资,再说说股票的价值投资。和商品一样,我们也要去找它的关键点,股票的关键点就是它的均衡成本。为什么商品可以找到终极成本,而股票找不到呢?为什么股票是均衡成本呢?因为商品在一个阶段内,它的生产成本是可以确定的,而股票因为净资产利润是每时每刻在变化的,这个月盈利,下个月可能就亏损,所以找它的均衡成本会更好一些。我们可以从市盈率、净资产、ROE等角度去找股票的均衡成本。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合理市盈率,不同的公司给出不同的合理市盈率。
比如说,第一类,一家公司在其领域里是垄断的,有着高成长性,每年的利润增长在百分之五六十,它的技术性是非常好的,有些技术可能是独家或者领先的,那么这种公司就不能给它很低的市盈率,要给它较高的市盈率,比如40-60倍叫合理。在低于40倍的时候,如果它的垄断、高增长和技术等特性没有改变的话,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低估的,而高于60倍则可以认为它相对高估。第二类,如果一个行业是由几个公司集中的,比如说新能源汽车,至少在国内,是由吉利这家公司相对集中的占领市场,它有竞争优势,它的商业模式也很好。这样的公司因为它的集中性,所以给他20-40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第三类,如果一个行业内的公司是分散的,但龙头企业比较明显,也就是说这个行业里有很多的公司,但龙头公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且龙头公司有定价权。比如茅台,尽管在白酒行业中有很多高端品牌,但茅台就是唯一的龙头。当然有些行业可能不只一个唯一龙头,而是有两三个。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样的行业我们可以给出的合理市盈率是10-30倍。第四类,有政策的保护,不可取代的行业,或者有一定的周期,比如银行。银行肯定是有政策保护,肯定是不可取代的,在十年内我们肯定不会说腾讯支付取代了银行,银行在某些领域里面绝对是不可取代的,这是国家从金融安全的战略去考虑的。它有什么周期呢?就是资金在松的时候、紧的时候,利息在高的时候、低的时候银行的利润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产业周期跟经济好不好的时候,银行的利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一定的周期性。这样的公司我们可以给7-15倍的市盈率。如果银行股的市盈率低于5倍说明肯定是低估的,高于15倍就要分情况。对大部分银行来说,高于15倍的市盈率基本上来说是高估的,除非我们赋予银行新的使命和功能。第五类是地产,我们可以给10-20倍的市盈率。地产股,特别是持有了很多土地资源的地产股,给这样的市盈率是比较合理的。
另外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表格,在这个表格中,我们多维度对股票进行评估。刚刚只是从市盈率一个角度去评估,其实除了市盈率以外,还可以用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市净率、净利润的成长率等等多角度评估。比如ROE,什么叫ROE?就是一家公司当年的净利润除以净资产,净利润/净资产的数值越大越好。打个比方,一家公司有一千亿的净资产,但今年的利润是两百亿,那么它的ROE就是20%,说明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强,这就是一个好公司。所以,如果一家公司的ROE能够达到20%甚至到30%我们就可以重点,当然越高越好。还有一点就是,这个数值是阶段性的高还是可以持续一两年甚至更久,如果是后者,更要密切。还有一个叫PEG,PEG就是市盈率/利润增长率,这个数值要越小越好。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它的市盈率是10倍,每年的利润增长是20%,数值就是10/20;另外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20倍,利润增长也是20%,那么数值就是20/20;还有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40倍,它的利润增长也是20%,那么数值就是40/20。在这样的数值里面,我们要看到的就是数值越小越好,最好是小于1。数字越大我们越谨慎,数字越小越好。负数是不好的,负数说明利润是负的。比如说数字是小于1的,我们就可以去。如果数字到了0.5,那更好。当然,我们还要区分不同行业,看这家公司属于垄断型、集中型、龙头型还是分散型,然后再进行评估。在多维度评估以后,我们就可以给出一家公司估值是正常的、偏高估或偏低估还是高估或低估的,这样就能对各个公司有一个相对好的均衡成本的评估。
商品价值投资评估好了,股票价值投资也评估好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低估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逐步买入,比如1%、1%的买入。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它低估了,但还是不能一次性地买进去,如果%的买进去,明天万一跌停就完蛋了。低估肯定有低估的原因,变好的过程的酝酿是否可能需要半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呢?如果它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就1%、1%的买个半个月;如果它给你半年的时间,你可以买半年。低估的原因如果是阶段性的,那么它自然会维持一段时间;如果是突发性的,可能你买到的不多,但同样风险也低。因为在突发情况下我们不能保证它后面不会再跌20%。另外一个是阶段性的,比如说农产品的低估,在持续半年以后,农民才会不种它,那么这半年里面就可以一点一点建仓。可能你这个品种只买了10%,但买到的价格都是低位的,到后面只要有农民不种了,价格一涨,这10%的仓位说不定就能给你的账户带来20%甚至30%-50%的利润能。所以说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布局,至少是一种安全的布局,能够抵抗长期横盘以及短期大幅下挫。
高估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你认为高估的时候全部平仓是不合算的。我们看到很多股票,它的市盈率高的时候可能会更高,市盈率高可能是因为业绩好了,所以它的价格继续涨。所以即使在你认为高估的时候也要慢慢卖,不要一次性的全部卖掉。为什么会高估?既然它有高估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你的平仓也许会平到更好的价格,或者平在一个比较均衡的价格里面。如果你持有多个品种,这个品种可能低估了你还在建仓,那个品种可能已经高估了你在平仓,平完仓之后你还可以去买其它低估的品种,这样一来你整个产品或者整个账户就能够层层推进、循环利用资金。但是,我们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比如说有一些突发的危机,那么你就要全部平掉。另外,如果宏观面跟基本面逻辑发生变化也要全部平掉。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比如说年、年,如果供给侧改革是黑色的核心动力,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持有它的多单是没有问题的,但到了年,供给侧改革应该不是它的核心动力的时候,它的逻辑发生变化的时候,你就不能以它作为持仓的依据,必须把市场上面的供求、库存、消费等作为依据,这个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你该平仓就要平仓。另外,白马股受到政策跟资金的青睐,如果你认为年这样的情况会继续延续,那么这个逻辑就没有变。你持有的股票即便中间有些波动,没有到底线也不用平仓,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前面讲了我们的原理和逻辑,基本上把“道”和“术”讲清楚了,大自然的盈利模式和策略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什么东西在自然规律和宏观大势下,在产业逻辑下,它可能往某一个方向演化的概率更高,甚至在某些成本支撑的情况下,它是一个不可逆的,只输时间不输钱的布局。但如果要做这样一个体系,我一个人肯定是完成不了的。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研究团队,这个研究团队由我统筹,因为策略体系是我开发的,我开发出来之后就请我的同事协助我。刘健伟负责宏观跟股票、翁建平负责宏观跟商品、李烨负责股票、韩奕舒负责商品、唐正璐负责股指跟国债、傅旭鹏负责量化这一块。品种跟方向还有安全点我们都可以通过宏观产业和基本面规律分析找到,但是具体的进出场我们可以把它量化,把它拆分,把它的布局做的更加安全一些,利润也尽量稳一些,基本上我们的研究团队是这样的情况。
最终我们要去找安全的机会,并且去拥抱惊喜。经过我刚才的解释和汇报,大家应该有感受到,首先我们要讲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如果你是去追逐它的投资价值,这个事情是说不清楚的。你认为茅台在0的时候有投资价值,在的时候也有投资价值,在的时候也有投资价值,确实是没有错,它确实有投资价值。为什么?因为这家公司还在35岁,甚至有时候它会被错杀一下,但是我个人觉得它不是价值投资,除非它的价格现在跌50%,那我认为它勉强可以算一个价值投资。但是,有些公司就不一样了,比如有一个银行股现在的市盈率是5倍,这个银行是不可能倒闭的,而且这个银行还有政策支持,因为现在国家对金融的监管比较严,可能对大银行是利好,对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是利空,从这些角度来讲,它算是一个价值投资。或者一个大型的国有央企,它现在的市值低于它的净资产,可能是因为这个产业最近出现一些小问题,你会看到有一些政策开始去扶持它,那么这时候也是价值投资。
再从商品的角度来讲,假设我们布局了十个商品,又布局了十支股票,例如铁矿石,我从开始布局,一手一手买入,当它上涨涨破某个价格的时候,我再一手一手的平掉。铁矿石可能会从涨到0,这时候我肯定会去拥抱这个惊喜。也就是说,我们从开始布局铁矿石多单,即便它跌到,理论上来说,我们的账户也是安全的,因为我们给每一个品种分配了资金上限。
我们有那么多品种,也许今年我布局了十个品种,有三个品种让我浮亏,但是我要告诉自己,我找到了终极成本,或者我找到了均衡成本,只要宏观面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这些我只要持有,是只输时间不输钱的。而另外的七个品种,有四个品种可能是略赚,还有三个品种可能给我带来惊喜。就像豆粕一样,在春节前一手一手的买入,过了一个春节马上涨了很多,如果持有豆粕10%的仓位,那么对你的账户或者基金产品带来十几个点的收益。这个收益对基金产品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收益,对个人账户来说,这样的收益也是不错的,当然如果是个人账户,持有的仓位可能会更重一些。
总之,首先我们要分散品种,其次我们不知道哪个品种可能会带来惊喜,但是任何一个品种带来惊喜,我们都要接受它,并且在它带来惊喜的时候我们尽量要多赚钱。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大自然策略最关键的就是,第一,从原理上来看,它是一个亏钱可能性比较小,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安全布局,并且是比较分散的,是多面开花的,如果有一朵花或者几朵花开放,就能够让我们有一个较好的回报,这个惊喜也是能够抓住的。第二,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们也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防范和把握,这样才能把这个策略长期持续运作下去。不管是任何朋友,如果对这个策略逻辑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深入的思考,在这样的原理下去寻找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的方法,分清楚什么叫价值投资,什么叫投资价值,什么时候应该去兑现价值,而不是一直傻乎乎的持有着。
商品的价值投资要注重它的终极成本,股票的价值投资要注重它的均衡成本,终极成本可能在一个阶段里面很少会变化,但是它的均衡成本可能在每个季度甚至每天都有一些变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分批的去处理股票跟期货。期货我可能只用20%的资金,股票可能用80%的资金,也许最后,期货赚的钱要比股票赚得多,因为期货毕竟是有杠杆的。所以我们安全布局的时候也要考虑资金分配,不能说期货用90%的资金,股票用10%的资金,期货这边不停地去做布局,万一时间很长,期货看上去只持有了50%-60%的仓位,但实际上很有可能对账户造成比较大的问题。如果期货只放20%的资金,即便这20%的资金一半用掉了,对整个账户来说也只有10%的持仓,即便全部用掉了,对整个账户来说也只有20%的持仓。因为你买的时候已经有终极成本在做你的安全边际,即便20%全部买了,对整个账户的风险也是比较小的。
我们可以去看最近很多品种的走势,有没有发现某些品种是比较抗跌的,比如说同样是工业品,铝比较抗跌,为什么铝比其它品种相对抗跌?或者为什么棉花比其它品种相对抗跌?为什么橡胶虽然价格低,但又跌了这么多?我们就要去思考,铝是不是跟它的成本很接近了,如果铝的成本是1万3千多,它现在的价格是1万4或者1万3千多,那么它的跌幅就很难下去了。比如棉花,如果它的成本是1万4千多,它总是在1万4到1万5之间来回,那它往下走的概率也是比较低的,因为它有终极成本支撑。
回到螺纹钢,它利润那么多,它的终极成本又只有或者多,那么它在的时候跌到有什么不可以?因为跌到的时候它可能还有利润,这时候就不要去讲它有投资价值。所以它从跌到3的时候去抄底,跌到的时候去抄底,跌到的时候抄底,这时候不是它的成本来支撑你去买入?如果你认为它跌到跌不动了,也可能是它的高库存变成了低库存,你要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去买入它。我刚才说,你肯定不是因为它的商品属性,不是因为螺纹钢能够盖房子去买入它,而是因为它的供求属性去买入它,也就是说,它的高库存变成低库存,而且供应变少,需求又在增加,这个时候就可以去买入它。从博弈属性的角度来讲,你今天看到有一笔大资金进场,那么你跟着这笔大资金做一把,因为技术图形有些变化,那这个就是博弈属性,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思考。但是我们大自然策略尽量从商品属性和供求属性来布局商品,来布局期货,然后从资本属性和利润属性来布局股票,由此做一个安全布局,层层推进。如果这十支股票和十个期货布局好之后,其中有三个、四个,或是一个、两个能给我们惊喜,我们就把这个惊喜抓住,给账户带来一些利润。
今天我们的大自然策略就分享到这里,有一些朋友可能有问题,我们来解答一下。有个朋友问,人民币的升值和中美的贸易冲突,也就是 有没有关系?我可以简单讲一下,因为这和宏观也有关系,应该说人民币的升值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一个货币的本质,美元是靠军事威慑、国际规则来决定美元是一种国际货币,但是人民币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就是我刚谈到的由商品属性和资产属性决定的。我们中国的货币价值是靠大量的财富,实实在在的财富支撑的,只要实实在在的财富不停地生产出来,实实在在的财富越来越多,我们的货币就会有支撑。在 里面,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币会涨?也就是说,可能国际的聪明资金都知道最终人民币会更好一些,中国在 里面胜出的概率会更高一些。美国挑起这个 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核心的原因不是因为美国牛,而是因为美国不牛。因为美国现在的经济和中国比要差很多,美国的潜力、美国的成长要比中国差很多,那么它现在其实是想用一个假装强硬的方式来向中国要一点好处。就像一个40岁的,以前很强壮,家里武器也比较多的人,走到一个20岁,正在成长的的人面前秀肌肉,虽然20岁的人现在看上去比40岁的人弱,但假以时日他一定会比40岁的人强。40岁的人现在到20岁的人前秀肌肉,说你要听我的,不听就打你,20岁的人如果向他妥协,就是把家里的一些东西送给他,或者便宜的卖给他,这就是中美 的本质。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也就是说,对一个20岁的优秀的强壮的未来有前途的小伙子来说,他不用担心那个40岁甚至50岁的,看上去很强壮,好像还有点武器的中年男人的威胁。现在的威胁,我们最好是妥善解决,如果实在是解决不好,那也没有关系,最终肯定是我们胜出。
现在还有几个简单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投资机会,第二个问题是终极成本,第三个问题是橡胶,这三个我都谈一下。橡胶,大部分的生产企业繁荣成本在1万到1万2,但是在非洲或是在某些地方,可能连1万都不到。基本上如果橡胶跌破1万1,平均来讲整个行业的利润可能就很少了。对中国的一些生产橡胶的企业来说,可能跌破、跌破,利润就没有了,所以,在1万左右应该会有一个强支撑。当然,历史上也有好多次跌破1万,可能因为人工便宜或者其它原因,它的成本是1万,所以跌破1万很正常。那么以前的1万我们当成现在的1万1,那么这个1万1有没有可能会被击破?是有可能的,但它击破的时间应该不会太长。但是橡胶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它远月是升水的,我们要去做一个长期布局,最好它远月是贴水的,比如豆粕,你认为它在有买入的价值,买了之后如果它不涨,你把它换到远月去,远月还便宜50块钱。那么如果橡胶你认为1万1有买入价值,你买了之后它不涨,你换到远月去是1万4,你就已经亏了块了。所以橡胶这个品种,如果远月升水这么多,用我们的逻辑去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橡胶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对于机会问题,我在春节前就说过,我认为世界上有三大价值洼地,第一个价值洼地是杭州的房子,第二个价值洼地是中国的白马股,第三个价值洼地是世界的农产品。当然了,过了一个春节之后,有些农产品的上涨就已经印证了我说的第三点,至于第一点和第二点,我希望大家拭目以待,看看到底是我说错了,还是我水平不够,或是被我蒙对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终极成本的含义,终极成本的含义我刚才已经简单的谈过了,就是一个商品它的成本,比如螺纹钢,如果它现在的成本是,这是根据铁矿石现在的价格和焦炭现在的价格算出来的成本,它低于的时候能不能买?要考虑的是,在铁矿石和焦炭还有利润的情况下,螺纹钢要用终极成本去买是很难的,如果你用供求关系去买,那就要去分析它的供求。如果用终极成本去买,就要让焦炭跟铁矿石都不赚钱,这时候螺纹钢的成本就不是了,可能是、或是。那么这时候就要去看当时的汇率情况、当时的国际运费情况和当时的电费情况来去确定焦炭跟铁矿石不赚钱的成本是多少,然后我们再看螺纹钢当时的终极成本是多少。比如在年底的时候,你算出来螺纹钢的终极成本是到,低于或者低于时去买入,哪怕它跌到,而且它远月是贴水的,这时候你的布局就相对安全。而且你可能只被套牢了2-3个月,后面直接涨到将近0,这就是我对终极成本的一个评估或者定义。你评估豆粕时候要去考虑大豆,要去考虑豆油,一个一个都考虑,才能够算出豆粕的终极成本。
今天就谈到这里,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了大自然的投资策略,希望大家能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直播预告时间:年4月19日(周四)下午19:30开始(节目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对话主题:当前市场还有套利空间吗?
对话嘉宾:邱正新
节目观看ttp://治好白癜风需要多少钱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