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0%—80%,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日常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那么,如何通过合理饮食来降低卒中风险呢?
低盐饮食
人体每天摄入盐的含量不宜超过六克。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摄入过量钠盐亦会导致人体的淀粉酶活性的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对脑卒中病人不利。要避免进食咸菜、咸鱼、咸蛋、火腿、香肠、各种罐头方便面等富含隐形盐食物。
低脂饮食
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的目的。提倡荤少素多原则,养成清淡易消化饮食结构,避免进食油炸、油煎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山药、蘑菇等低脂类食物,或燕麦、洋葱、木耳、海带等降脂类食物等。尽量少食动物内脏、鱼籽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或肥肉、动物油、奶油、花生、巧克力等高脂高热量食物。
饮食中应有适量蛋白质
常吃些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不但可以软化血管,还能除脂降压。可多吃含铬和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全小麦、粗粮等,铬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对调节肝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每日饮水量大于mL
温开水最宜,三餐前饮一杯水(ml--ml),可以帮助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还可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预防脑卒中,在日常的生活行为除了合理饮食外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度增加体力活动
2.克服不良的嗜好,应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
3.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4.老年人应防止快速变换体位,预防便秘
5.注意气候变化
6.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坐太久
7.保持情绪平稳
8.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大部分脑卒中可以预防!
我们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识地避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另外对身体已经形成的病理变化,如颈动脉斑块造成狭窄等要引起重视,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及早发现疾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如果您能看见这篇文章,请转发至朋友圈,让更多人了解!
-END-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长按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