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莉: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南充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南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中心特聘志愿者。曾在北大六院进修学习,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及治疗。
学龄期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智能发育较快,另外学龄期儿童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儿童入学是走向社会的起点,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家长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孩子,使其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
「南充市五星小学(南门坝校区)」通过这堂课程,希望能帮助到广大家长朋友如何正确、科学地引导学龄期儿童健康成长。
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对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可补偿家庭教育的不足,只要家庭、学校互相配合,师长言传身教,才能保障学龄期儿童健康正常发展。
「家长提前到场,开始签到」毛莉医生在课堂中主讲了以下四点内容
·学龄期子女心理发展特点
·父母与子女心理反应特点
·学龄期心理与行为问题
·父母呵护孩子心灵原则方法
学龄期子女心理发展特点认知与思考
从直觉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10岁左右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处于低年级学生思维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同时具有形象具体性,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
家长要帮助孩子从无意识记忆到有意识记忆转换,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转换;
注意分配、注意转移能力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情感与心性
低年级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比较差,随着年龄增长,控制情绪反应的能力逐渐增强;
会产生更加复杂的情感体验,情感反应的内容日渐丰富;
体验自豪或自责情感时与具体事件联系,逐渐完善自尊、自强意识;
年龄增长、经历丰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体验;
此阶段孩子在心性发展方面有明显的转变,“潜伏期”“同性期”;
随着身体发育,男孩女孩行为与其生理特点表现出一致;
孩子与自己同性父母接近,模仿并建立“同性认同”;
此阶段心性发展的特点为迎接青春期发展阶段的到来;
言语与沟通
对事物的概念能更加准确表达,更好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语言结构变得复杂并有一定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家长要了解孩子此期语言发展的特点,注意引导并适时鼓励孩子;
随着教育程度加深,阅读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语言运用技能的提高,高年级儿童会通过假设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人交流沟通;
动作与行为
随着体型和肌肉力量的发展,身体运动技巧有了很大提高;
精细动作技能的获得在儿童绘画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行为的动机性和目的性逐步发展起来;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
父母要理解这时期孩子行为发展的特点,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规定,帮助孩子应对挫折;
人际关系
与同龄朋友交往增多,与父母关系从完全依赖开始走向自主;
同伴关系是小学生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影响儿童被同伴接纳的因素首先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其次是儿童的认知、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特点之一就是开始与同学建立友谊关系;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①同性别的小学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
②选择同性别的同伴也反映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作用;
自我认识与信心
进入小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有了自我意识感;
自我认识的另一个特点是学会了社会比较;
进入同性期阶段对自己的看法与认同更多依靠父母以外的人;
自我的信心取决于自己积累经验也受周围人的评判与反馈而决定;
父母对子女心理反应特点
心理反应特点
父母有失落感特别是异性父母;
父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心感焦虑,但不知如何沟通;
父母大撒把,把孩子的管教问题完全交给老师;
父母过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