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医院 >> 醉翁之艺脑氧饱和度监测之四心脏手

醉翁之艺脑氧饱和度监测之四心脏手

 

张霄迪编译李金宝审校

心脏手术与术后谵妄发病率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多达三分之一的老年患者接受复杂的心脏手术会发生术后谵妄(POD)。据统计,美国每年大约69亿美元的医疗保险支出归因于术后谵妄。谵妄的病因很复杂,包括各种干扰大脑功能的医学状况和药物。心脏手术后谵妄发生发展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难以改变大多数谵妄的独立风险因子,因此应积极发掘旨在降低谵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预防策略。其中一种策略可能包括围手术期使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测量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可实时监测脑缺血的发生。研究发现,低rScO2值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围术期脑卒中、主要器官受损发病率及心脏手术后30天和1年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

L.Lei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围手术期rScO2监测对减少心脏手术后谵妄发生的有效性,其结果发表在年Anesthesia杂志。

目的

旨在评估围手术期rScO2监测对减少心脏手术后谵妄发生的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经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为一项为单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

年1月至年4月期间,年龄≥60岁的患者,接受联合瓣膜置换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二次心脏手术、多瓣膜置换或修复术、停循环或不停循环下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手术。受试前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既往有严重精神疾病史、谵妄史、急诊手术或非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

研究设计:

根据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化代码,将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以1:1的比例分配受试者。

按常规进行麻醉管理。术前可口服劳拉西泮1-2mg。手术期间咪达唑仑的最大使用剂量为0.05mg/kg,麻醉诱导:芬太尼10-12μg/kg,丙泊酚0.5-2μg/kg和罗库溴铵0.6mg/kg,术中0.5-2%异氟烷维持。维持心率和血压在基线值的25%以内。肝素化维持ACT超过s。

体外循环管理包括全身温度降至34°C,pH管理,目标平均灌注压在60mmHg和80mmHg之间,泵流量为2.0-2.4L/m2/min。

通过顺行脑灌注冷却至20℃,实现深低温停循环。CPB停止之前,患者被重新升温至36-37℃。在复温期间,最大流入温度限制在37°C。CPB停止后,用鱼精蛋白(1mg/U肝素)中和肝素,ACT恢复至基线水平的10%以内。所有患者在手术后转到ICU。

输注丙泊酚25-50ug/kg/min术后镇静,直至达到气管拔管标准。两组均联合使用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物用于术后镇痛。

双侧NIRS传感器(INVOSTM5C,Covidien)用于监测术中和术后rScO2,直至入ICU24h。将传感器置于额颞区域,于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前获得rScO2的基线值。

在干预组中,设置rScO2基线值的75%(从基线减少25%)为报警阈值。如果rScO2值降至基线的75%以下1min以上,则开始干预。根据判断低rScO2值诱因进行干预:检查头部位置和静脉插管位置以确保足够的静脉引流;在体外循环期间调整心脏位置来维持颈静脉压10mmHg;保持脑灌注压50mmHg;将FIO2增加到1.0;增加麻醉深度以减少脑耗氧量;优化PaCO2(保持PaCO2接近5.3kPa);保持平均动脉压≥50mmHg;如果血细胞比容20%,则输注红细胞;如果心脏指数2.0L/m2/min,则增加心输出量;如果核心温度超过38.5°C,加速降温;如果存在癫痫发作,则开始积极的抗惊厥治疗。以上干预措施不分优先级,任何时候都允许多次干预。

在对照组中,按上述方法连续监测rScO2,但是当事麻醉医师无法取得rScO2数值,同时rScO2监测者对分组是未知的。两组rScO2数据均存储在专用计算机上以进行后续分析。

测定rScO2的基线和最小值,去饱和事件的频次,rScO2值低于基线的75%的曲线下面积(AUC)(AUCrScO%基线),以及恢复rScO2措施的有效性。AUC包括rScO2去饱和的持续时间和严重性,使用INVOS软件进行分析(由CovidienCanadaLtd,Mansfield,MA,USA提供)。

谵妄识别: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方法(CAM-ICU),对术前(基线)和术后12小时,或根据需要(如果患者的病情改变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谵妄评估。当患者从ICU转到手术室时,使用CAM法评估谵妄。患者术后前七天或直至出院前对其进行谵妄评估。CAM谵妄评估方法可用于呼吸机辅助通气和拔管患者,包括以下内容:(1)突然出现的精神状态急剧变化或波动;(2)注意力不集中;(3)思维混乱;(4)意识水平改变。如果存在特征(1)和(2),加上特征(3)或(4),则可诊断为谵妄。将患者记录为CAM阳性(存在谵妄)或CAM阴性(不存在谵妄)。

治疗:静脉注射氟哌啶醇用于谵妄患者的一线治疗,每次1-5mg,可根据需要每30-60min重复给药。根据需要给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记录主要不良结局,包括:脑卒中(功能缺陷超过24小时)、心肌梗死(肌钙蛋白测定)、肾功能衰竭(透析)、肺炎(临床,X线)、心房纤颤(记录心电图)、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和非计划二次手术。此外,还记录了ICU的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所有原因的院内死亡。

统计分析:

对手术前后测量的所有变量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表示为均数(SD)或中位数(四分位值)。分类数据表示为百分比(%)。

对于谵妄的主要结果,两组选用2乘2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优势比和可信区间计算为95%。两个独立样本应用t检验用于分析正态分布的连续的数据。Mann-WhitneyU检验用于非参数数据。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模型进行两两比较以确定POD的预测因子。使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同时使用ROC曲线和相关的曲线下面积评估相关性。将简化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与基础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包括所有初始协变量)进行比较,逐步消除协变量是否影响模型性能。使用STATA12.1(StataCorp,CollegeStation,TX,USA)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筛选名患者,其中名因为患者拒绝、语言障碍或已纳入其它研究等被排除。共有名患者纳入研究,最终名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干预组1名患者在术中死亡。干预组和对照组纳入患者数分别为名和名。两组的基线特征,术前用药,合并症及手术特征没有统计学差异(表1)。

干预组名患者中30例出现POD(24.4%),对照组例中有31例(24.6%)(OR0.98,95%CI0.55–1.76,p=0.97)。在ICU期间干预组30例中24例(80%),对照组31例中26例(84%)发生POD。剩余的干预组6例(20%)及对照组5例(16%)在转出ICU后发生POD。不论rScO2是否发生去饱和,还是rScO2是否恢复,两组POD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图2)。

rScO2去饱和发生及持续时间方面两组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表2)。整个研究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出现rScO2去饱和(持续时间≥1min)事件次数分别为和次。手术室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出现rScO2去饱和百分比分别为38%vs.40%,ICU期间分别为62%vs.60%。手术室中两组rScO2去饱和多数发生在体外循环期间(图3)。rScO2恢复至基线水平的成功率在手术室和ICU期间存在显著差异。与ICU相比,手术室中rScO2的恢复成功率更高(图4)。表3中描述了恢复rScO2的很多不同治疗措施。

28名患者发生rScO2≤基线的50%(15名干预组和13名对照组),其中20名(71%)(9例干预组和11例对照组)出现POD,而基线rScO%的例患者中有41名(18%)发生POD(OR3.8,95%CI1.98-7.47,p=0.)。

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12名和14名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此外,两组中分别有4名和5名患者应用喹硫平。两组的主要不良结局发生率、正性肌力/血管收缩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相似(表4)。

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较高的基线rScO2对POD具有保护作用,而较长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是POD的危险因素(表5)。有趣的是,超重或肥胖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较低。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发现拟合良好,ROC面积为0.79。将该简化模型的ROC面积(0.79)与完整模型ROC面积(0.81)进行比较时,没有显著差异(p=0.09)。

结论

较高的基线rScO2和体重指数有利于预防POD。恢复rScO2并不能降低心脏手术后POD发生率。rScO2≤50%基线值与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POD发生率增加有关。

醉翁之艺的点评

该项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了围手术期rScO2监测和维持对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POD发生率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OD发生率没有差异。无论rScO2去饱和与否,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相似。尽管对照组脑缺血的持续时间中位数(AUC%.min)比干预组高2.2倍,但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能的是,AUC%.min的范围很宽,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才能达到统计显著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rScO%的患者相比,rScO2≤50%基线的患者POD发生率增加了4倍。

该研究中,大多数干预通过综合改善全脑灌注和氧输送策略。包括调整机械原因(例如头部和套管位置)、增加氧供(例如增加FIO2,心输出量,血红蛋白)和减少氧耗(例如降低体温,增加麻醉深度)。尽管机械原因通常相对容易恢复rScO2去饱和,但是对于个体患者的不同生理参数(例如最佳平均动脉血压,PaCO2,PaO2和血红蛋白校正)的确切阈值目前尚未明确。另有研究表明,通过给予去氧肾上腺素或加压素来提高平均动脉血压,实际由于脑血管收缩可降低脑氧合。

此外该研究包括接受主动脉弓手术并伴有深低温停循环的患者,导致相当多的去饱和情况不能通过干预措施恢复rScO2。目前尚未确定治疗脑去饱和的精确阈值。该研究选择从基线减少25%作为干预的阈值。也许保持其更接近基线将是更好的选择。

更长的体外循环时间与更高的POD风险相关并不奇怪。有趣的是,此研究还发现超重(BMI25~30kg/m2或肥胖(BMI30kg/m2)似乎可以降低POD。但这些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的研究有一些局限性。25%手术室和68%ICU的患者中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发生rScO2的恢复。这可能与研究方案依从性差有关,也可能由于干预措施的相互矛盾,或者可能干预措施没有被记录。另一种可能性是认为rScO2变化在可接受的生理范围内。

该研究存在20%手术室的患者和12%ICU的患者rScO2恢复失败。这可能导致干预组中POD患者的数量增加。然而,“成功”与“不成功”逆转与“无干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此外,基线rScO2值较低的患者也可能导致低rScO2可逆性降低,导致干预成功的患者数量减少。

总之,该研究表明,rScO2≤50%基线值比围手术期rScO2值的相对变化具有更好的POD预测价值。先前已有人提出清醒老年人的低rScO2可能反映其认知功能下降。重目前大多数衰弱评估工具中包含认知功能评估,并且POD的发生率随着衰弱性评分的升高呈指数增长。因此,rScO2可能是结合衰弱性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的定量反映。测量rScO2可能优化围手术期风险分层,并指导预防和治疗策略以减少POD发生。

(张霄迪编译李金宝审校)

原始文献

L.Lei,R.Katznelson,L.Fedorko,etal.Cerebraloximetryandpostoperativedeliriumaftercardiacsurgery: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Anaesthesia,72,–.

“醉翁之艺”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1.醉翁之艺开篇辞——李金宝

2.围术期低血压与老年患者预后系列之一: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

3.围术期低血压与老年患者预后系列之二:老年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心肌损伤相关

4.围术期低血压与老年患者预后系列之三:老年患者术中血压波动与术后谵妄相关

5.围术期低血压与老年患者预后系列之四:患者术中非严重低血压与术后30天死亡率相关

6.“围术期低血压与老年患者预后”系列之五:综述:术中低血压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7.“ERASForElderly”系列之一:ERAS策略在老年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

8.“ERASForElderly”系列之二:术前贫血和内科夹杂症影响高龄患者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9.ERASForElderly系列之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cs/182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