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常识 >> 缺血性卒中的脑保护策略

缺血性卒中的脑保护策略

 

5月6日,在中国脑卒中大会的脑血管病再发防治策略论坛上,医院神经内科王翠兰教授带来题为“缺血性卒中的脑保护策略”的精彩报告。

一、脑卒中流行病学

中国每年有万人死于卒中,万人新患卒中,东北地区发病率高于南部地区,是中国第一位的致死病因,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死亡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10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美国,卒中是第4位致死致残因素,近10年,相对卒中死亡率与实际卒中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据统计,我国在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直接医药费用为-亿元RMB。

二、缺血性卒中病理过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级联反应,可启动疾病的诸多环节。目前,脑卒中的治疗大都围绕三大理论,即缺血阈与半暗带理论、缺血瀑布理论和再灌注损伤理论。

?缺血阈与半暗带理论

缺血阈理论:脑血流量为50ml/g/分以上时为正常;降至30ml/g/分以下时出现临床症状;20ml/g/分以下出现电衰竭;15ml/g/分以下出现膜衰竭,进入不可逆损害;10ml/g/分以下,细胞进入死亡。

半暗带理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血流并未完全中断,梗死灶中心区周围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这一区域内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成为半暗带。

缺血阈与半暗带理论为早期溶栓复流治疗急性脑梗死带来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就是抢救半暗带。大量的研究证明,血管闭塞3-6个小时内恢复血流,半暗带还可能挽救。

?缺血瀑布理论

脑缺血后的一系列缺血性级联反应,是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中心环节。

缺血瀑布理论

?再灌注损伤理论

再灌注损伤理论

三、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临床上,脑卒中是在指南框架下进行个体化治疗,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发病时间采取不同治疗策略。

缺血性卒中的分期治疗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对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分为5部分:一般处理;特异性治疗;并发症处理;早期康复;早期二级预防。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措施

在整个卒中诊治过程中,从保护的角度来讲有三项原则:改善脑血流灌注、脑保护治疗、二级预防。

第一项原则——尽快改善脑血流灌注

◢静脉溶栓: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中国国家脑卒中调查显示,静脉rtPA溶栓率为1.6%;4.5h内溶栓获益显著下降。

◢血管内治疗:仅限于大血管闭塞;受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收益比例低。

◢改变血液流变学: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中医中药等治疗方法并不能使血流再通;除抗血小板外,指南对其他疗法推荐级别不高。

◢建立侧枝循环:实现血管不通,血流再通;已成为改善脑血流,保护神经元的重要途径。

目前,早期恢复血流的措施包括静脉溶栓(I级推荐,A级证据)、动脉溶栓(II级推荐,B级证据)、机械碎栓/取栓(II级推荐,B级)、静脉-动脉桥接治疗,以及急性期球囊成形术/支架置入(III级推荐,C级证据)。最主要的还是溶栓,溶栓治疗每提前1分钟,平均增加1.8天的健康生活时间;治疗提前15分钟,可以为患者增加1个月的健康生活时间。而每延误15分钟,得到良性治疗结果的概率降低10%。

关键溶栓时间点

◢10分钟:判定是否卒中;开放肘正中静脉,输生理盐水;抽血化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象);开取头部CT、心电图检查

◢15分钟:神经系统加查NIHSS

◢25分钟:完成CT扫描

◢45分钟:拿到CT报告和所有血液化验报告

◢60分钟:用上针对性治疗药物(如rt-PA)

第二项原则——脑保护

脑保护治疗与溶栓治疗同样重要。迅速溶栓复流是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脑保护打断缺血瀑布链是治疗成功的基本保证。要想成功挽救脑组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关脑保护的研究大都始于s。脑保护是从一个或多个靶点(钙内流超载,自由基活化,神经元死亡)上阻断缺血级联瀑布反应,保护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细胞。不包括血流再灌注和减轻梗死周围血管源性水肿的药物。

虽然神经保护可减轻卒中后脑损害,降低严重致残导致的巨额花费。但常用神经保护药物往往动物试验结果证明有效,而临床试验结果与人们期望想去甚远。此外,新型神经保护药物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完全证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的以下内容不同:时间窗、预后判定标准不一、评估标准不同、并发病不同、卒中类型的差异性、生理指标的差异,以及在灰质和脑白质损害的不同。

理想的脑保护药物:

◢具有多种作用,能够更广泛的阻断急性脑缺血级联反应多个环节

◢能够减少脑梗死体积

◢避免脑血管扩张,无引发出血副作用

◢有促进脑代谢的功能,毒副作用轻

◢用前无需做病因鉴别,使早期治疗成为可能

常用的脑保护药物

◢自由基清除剂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镁

◢炎症反应性抑制剂

◢激素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卒中后细胞死亡是兴奋性毒性、酸中毒、炎症、氧化应激、梗死周边组织的去极化和凋亡共同作用的结果。年线粒体保护作为新的治疗策略被提出。从病生学角度看,线粒体损伤是导致临床事件的主要原因。保护线粒体是挽救神经保护的最佳靶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机体残疾。

第三项原则——二级预防策略

◢查明原因

◢控制危险因素

◢强调依从性和达标

二级预防基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干预

四、总结

?必须遵循“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灌注”的总体原则;

?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金标准;

?保护线粒体功能,是挽救神经细胞的最佳靶点。辅助Q10及其类似物是脑血管病治疗的新选择。

医院神经内一科

联系-、

急救









































火了这个村一夜诞生600家亿万富翁全
特种兵体能训练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hl/113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