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生化危机》,就必须说说他们的名字,生化危机系列按照地区可以分为“Biohazard”和“ResidentEvil”,前者可以看作“Bio”前缀和“Hazard”两个词的合成词,前者的意思是“生物”,而后者意味着“危险”、“冒险”。
于是“Biohazard”成为了这个经典系列的官方名称,但是根据坊间传言,在卡普空向欧美推广时由于已经有一支硬核乐队也叫做这个名字,不得不另一炉灶,将“ResidentEvil”做为欧美地区的官方名称,这也是为什么你在Steam中搜索游戏的时候会显示两个标题。
最近几代《生化危机》的操作风格越来越接近一个主流的第三人称越肩射击游戏,以往经典的惊悚、悬疑、生存和解密风格一遗留的越少,但是射击游戏并不是日本厂商的强项。虽然《生化危机》之前也有《浣熊市行动》、《代号维罗妮卡》等周边作品上市,而这次的《保护伞小队》可能是规模最轻量级的一部,游戏文件不足5GB,本身也是Unity引擎的移植之作,明显是为了在《生化危机7》上市之前对市场保温,圈一笔开发经费。但是在玩法上,《保护伞小队》彻底化身为一款越肩式TPS,剧情部分已经弱化到只能在载入画片才能看到的程度,可以说本作就是为了割草而准备的。
但是Steam上的消息显示这并不是一款和《合金装备:原爆点》一样的成功的迷你日常杀时间游戏,后者虽然游戏地图不大,但是多样性特别丰富,AI智商又高,虽然同样是轻量级的机身,但是50小时的游戏时间很容易就达到了,但是本作目前好评率只有28%,仍处于“多半差评”。同样值得注意的推荐配置,虽然显卡方面要求的仍然是GTX,这款28nm开普勒架构的昔日甜点显卡放在现在已经毫无门槛了,但是仔细看看处理器,HaswellRefresh架构的旗舰Corei7-,对于一款Unity引擎的移植作品来说,这无异于狮子大开口:神作《巫师3:狂猎》和《全境封锁》推荐要求的处理器为i7-,《侠盗猎车手5》甚至为i5-,这些都能比吗?
《生化危机:保护伞小队》官方Steam配置
那么这一次,我们的评测主角就是彻底射击游戏化之后的《生化危机:保护伞小队》,一款在Unity引擎下移植的、只有不到5GB大小的轻量化越肩式TPS游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只是一款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边缘游戏,还是加入了NVIDIATheWay的游戏阵营,NV绿色部队的显卡会又更加游戏的表现吗?
测试平台与方法一览:
显卡方面,我们为NVIDIA和AMD阵营各挑选了7张显卡,分别为GTX\\Ti\\\\,覆盖了从最高端的单芯卡皇到中端显卡的七张,而AMD方面我们拿出了R9Fury\X\,RX、RX\\X,同样包含了系列最高端和中端系列。
驱动GTX的GP--A1核心
为了避免不可复制的要素对于帧数的干扰,我们摒弃在线模式,利用固定的单机教学模式采集不同显卡在该模式下的帧数浮动情况,具体测试方法为:在P、2K、4K三种分辨率下分别通过主角面前的走廊,在平台上扔出三颗手雷,全部爆炸完毕后通过丧尸群,趴下进入通风管道后再此往丧尸聚集位置扔出三颗手雷,全部爆炸之后停止帧数采集。
测试平台规格一览
《生化危机:保护伞小队》虽然在API上已经摒弃了DX9/10,选择了功能更强大的DX11,然而游戏画面选项依然较为单调,除了阴影、材质贴图就没有其他的基本设置了,虽然环境遮蔽光和实时反射、光晕等光影效果对于光影效果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可以看到连基本的抗锯齿功能都没有。
P绝对显卡性能测试结果:Pascal架构一绝骑尘。
由于今年AMD和NVIDIA在制程换代的战略上祭出了一招“田忌赛马”,所以两家的新制程显卡并没有像大家期待的一样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前者的14nmFinFETPolaris架构唯一的产品就是定位于中高端甜点产品的RX,取代的是R/X,而对手NVIDIA则很为观众着想的直接拿出了基于高端但非顶级的GP核心的旗舰产品GTX、GTX,所以双方阵营中的旗舰显卡其实并不属于同一个制程、同一个年代。
首先来看看主流的*分辨率下的绝对性能,虽然本作属于NVIDIATheWay阵营,但是帧数表现上来说并没有偏向哪一方。对于一款越肩式TPS设计游戏,60GFPS的体验已经足够酣畅淋漓,我们可以看到RX的帧数已经十分接近60FPS的门槛,成绩最差的GTX的帧数也有40帧以上,而新晋甜点RX的帧数还不错,P全高画质下可以稳定的输出73.85FPS的帧数,这时玩家可以放心的打开垂直同步。
同时由于蓝宝石、X毒药频率较高,帧数当然来的也更高,我们可以看到原本与RX差距并不大的R9一口气跑出89.78帧,比对手GTX还高。不过和以往测试的游戏经验一样,R9和完整规格的R9X帧数十分接近,帧数相差不到一帧。但是无论多么争气,制程规格永远是最客观的差异,昔日定位旗舰的GTXTi和16nm新制程、Pascal新架构的GTX、GTX包揽了前三名,他们的帧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帧,在P下已经没有任何压力了。
P相对显卡性能测试:AMD迫切需要新鲜血液
除了绝对的帧数结果,我们本次引入了基于百分比比率的相对成绩对比,这样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比这十四张显卡的之前的成绩差距,领先落后一目了然。
为了不让数字过于惊艳或丑陋,我们选取了成绩在中游的GTX作为%基准,以下为详细成绩对比:
大家可以看到,成绩最末尾的GTX成绩已经不到GTX的一半,唯一的新鲜血液RX相比R已经有了近30%的提升,但是面对GTX还是有着约15%的差距,甚至还不如定位更低的GTX。AMD阵营中最为强大的R9Fury成绩仅仅比GTX强大不到13%,落后与GTX近40%,落后旗舰GTX就更远了,差了60%多,简直是跨次元的战斗,除了TheWay阵营的支持问题,还暴露出AMD对于新鲜血液的需求已经达到了多么迫切的程度。
P绝对显卡性能测试:AMD只剩R9Fury坚守60帧
到了*分辨率下,画质压力变得大得多,我们可以看到最末尾的GTX已经丢失了30帧的阵地,而R9X已经输给了GTX,中端位置上,RX略微超过了GTX,但是两者还是处于统一水平,高端位置上,显存规格更为强大的GTXTi帧数上已经超过了账面规格更强悍的GTX,除了之外并没有任何排名上的变化。
帧数上,如果要满足最基础的30FPS要求的话,底线是R,它可以跑出32.23帧的成绩。但是如果要满足60帧的流畅水平的话,起码的要求是AMD阵营的次旗舰R9Fury,它的帧数为63.19帧,定位低于这张次旗舰的A卡全部失守60帧阵地。而GTXTi、GTX还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冲上70帧大关,一栏众山下的GTX更是达到了89.59帧,半只脚已经迈进了90帧的门槛。
P相对显卡性能测试:GTXTi逆转GTX,AMD冲击中高端
再来看看2K分辨率下百分比相对成绩,基本上卡与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改变多少。R和RX的差距还是有近30%,后者和GTX的差距缩小到了10%左右。可喜可贺的是在高压下Fury的HBM起到了用处,和GTX的差距缩小到了不到17%,和显存规格更完整的GTXTi约为25%,相比P下已经答复缩小了。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成绩最差和最好的都属于NV阵营,GTX确实是规格有些寒酸,那它跑高分辨率是有些压力大,从GTX帧数不如GTXTi就可以看出高压下对于显存部分的规格要求,虽然他们之间本身的性能较为接近,年纪较大的后者还是将了年轻人一军。不过N饭也别想太多,5月发布的GTX必定不会在市面上肆虐太久,-Bit位宽的显存规格和GK核心都证明了该卡只是小核心中的佼佼者,最后还是要GP大核心出场的。
P分辨率绝对显卡性能测试:60帧全军覆没,30帧R9Fury起步
*画质就是真正的高压世界了,长和宽都是P下像素的两倍,需要多渲染三倍的像素单元对于任何显卡都不是一桩轻易的挑战,事实上压力十分大。大家可以看到,即使拿射击游戏最低门槛的30FPS来要求的话,14张显卡也只有4张显卡可以及格,AMD阵营只剩次旗舰的R9Fury颤颤巍巍的拄拐硬撑,即使HBM显存在身也只跑出30.51帧的成绩,勉强超过30帧及格线。N卡也只剩昔日大核心卡皇GTXTi以及新制程下的GTX、GTX经受住了考验,他们都超过了35帧,而最强的GTX超过了40帧。
但是受众狭窄的高端卡都险些自身难保,一般玩家机箱中的中高端显卡呢?即使是频率超过1.1GHz的R9毒药也只有26.36帧,曾经因为性价比而受到了市场欢迎的GTX只有22.71帧,RX只有22.4帧。更加中端的RX甚至不到20帧,体验几乎和PPT无异。
4K分辨率相对显卡性能测试:
虽然2K和4K之间的像素差距远远大于2K与P之间的差距,但是在*分辨率下,上述14张显卡彼此之间的差距相比2K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发现一丝端倪:相比与2K分辨率13张显卡相对于GTX的性能比率,在4K下差距都缩小了1%-3%,虽然数字本身不大可以忽略,但是几乎所有显卡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这就说明在苛刻的高压下大家的性能都受到了挤压,彼此之间的差距被蒸发,性能更为接近,实际上这也是越往高分屏下客观出现的规律。
这种情况就如同在一万米深的海沟之下,水压将所有物体都挤为一团。在4K的高分辨率下,卡与卡之间的规格差距也受到了剧烈的考验,彼此之间的优劣也不再明显。
CPU绝对性能测试:卡普空搞了个大新闻
既然在Steam商店中将自己的运算要求捧到了天上(官方要求i7-),我们要是不来测试一下就太浪费这剂猛药了。我们选取了LGA接口的第六代IntelCorei7-K作为测试处理器,并通过降频、锁核心的方法模拟了i5-6、i3-、奔腾G三款处理器,一共四款处理器规格,看看一部Unity引擎的移植之作是不是真的逆天了。
4C8T
4.0-4.2GHz,i7-K真身降至4C4T
3.9GHz,模拟i5-K降至2C4T
3.8GHz,模拟i3-降至2C2T
3.6GHz,模拟奔腾G可能和你想象的一样,作为一款只有5GB的移植游戏,《生化危机:保护伞小队》完全无法利用多核心多线程的优势,从四核心八线程的全规格i7-K到双核双线程的奔腾G,帧数情况在三种分辨率下相差无几,甚至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任何差异,除了P下模拟的奔腾处理器帧数突然出现坠崖。简单的说这是因为GPU在参与渲染工作之前需要CPU的绘制命令,而过量的绘制命令让规格上落后的奔腾已经处于满载状态,单位时间上它只能发送如此数量的绘制命令了,这些命令和图形的复杂程度无关,但是到了更高分辨率下的环境,由于GPU渲染一帧需要更长的时间,CPU的工作其实变得更加轻松了,因为它发送的实际有效的命令变少了。所以大家可以见到在2K甚至画面更复杂的4K环境下,大家的帧数反而处于同一水平,这正是说明CPU发送绘制命令的速度已经慢于GPU的渲染速度了,也就是说奔腾的性能不够了。
CPU相对性能测试:奔腾级别不够,推荐i3级别处理器
我们这次将全规格的i7-K在三种分辨率下的帧数作为%基准成绩,所获得的相对百分比对比成绩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最明显的就是奔腾G在P下帧数出现20%左右的断崖,但是在更高分辨率下的2K和4K画质下却表现正常。我们逐项分辨率来看,在要求最为苛刻的4K分辨率下,全规格的i7-K的成绩最好,奔腾G落后大约1%,为99.06%,i3-十分接近,成绩为99.09%,而i5-K反倒最低,仅为98.58%。不过总得来说四者都是同一水平,差距几乎可以看成误差。
再看要求稍低的*分辨率下,这次表现最好的确实规格最低的奔腾G,表现为全规格i7的.44%,,i3-次之,为i7的.85%,i5-K成绩依然垫底,为i7的99.32%。
最后是主流的P分辨率下,除了规格最低的奔腾G出现性能捉急之外,i3-和i5-K的表现都比全规格i7稍好,即使好在毫厘之间。
游戏性点评:高分辨率优势不明,人物装备奇葩
作为一款仅为5GB大小的边缘作品,原生支持4K分辨率和DX11是较为难得的,但是真的可以表现出4K画质下清晰细腻的表现吗?我们来仔细看看。
我们分别截取了*、*、*三种分辨率下全高画质的远景、地面、墙面截图,读者可以仔细观察,首先是P:
接着是*分辨率下:
最后再是最苛刻的*分辨率:
怎么样?就小编自己来看,三种分辨率下的画质差距十分小,在墙面材质纹理上似乎随着高分辨率而开启了更加细腻的贴图,然而地面的贴图和远景都没有任何变化。总之如果玩家对高分辨率有兴趣的话,就画质和损失的性能而言,《生化危机:保护伞小队》的性价比是很低的。
游戏主角的装备和穿着也是十分奇怪。首先主角都头盔是近年来电影和游戏中常见的Fast头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边耳朵部分为降噪耳机预留空间,所以没有护耳,边缘还有导轨,正前方还有夜视仪扣具。
本作主角佩戴这个头盔一点槽点都没有,但是和防毒面具放在一起简直奇丑无比。
主角使用的Oakley手套也很正常,军队和执法部门都在用,当然用Mechanix也(geng)可(zhuang)以(bi),但是在本作中因为手部贴图实在够呛,让手套看上去像一张纸。
只有MechinaxWear才是正统
看上去像不像一张纸黏在手上:
此外,虽然格洛克手枪性能优秀,使用广泛,和P一样出现在任何射击游戏中都不足为奇,但是一开始的主武器KRISSSuperV冲锋枪现在简直连鸡肋都不如,发射的还是.45ACP手枪弹,换做发射5.56mmMk步枪弹的Mk18CQBR多好,尺寸不大,精度怎么也不会输给手枪弹,何况人家的开尖弹构造本身就是用于高精度狙击弹的,在存速能力、软目标杀伤力更是全面碾压手枪弹。如果主角再胆大一点,使用MkSOST7.62mm全威力北约步枪弹的Mk17CQC或是Mk14EBR,杀伤效果会更好。
Mk18CQBRMod.0
Mk17CQC
Mk14EBR
总结:一款以割草为主题的丧尸射击游戏
如同前文所述,本作既不算一作画质佳作,优化水平也不算好,现在在Steam上的评价也是“多半差评”级别,但是对射击元素的倚重却是最明显的一作,如果我将《生化危机》这个Titel去掉,将《保护伞小队》作为一部普通的丧尸主题的越肩式TPS射击游戏不会有任何不妥。
这么一说的话,本作其实没有多少理由让人掏钱入正。就算玩家想在《生化危机7》面市之前和僵尸作伴炒热一下气氛,最近打折的《生化危机4》、《生化危机1》、《生化危机0》都是很不错的作品,只有对割草爱到深处的玩家才会青睐本作吧。
说回硬件表现上,本作的画面水平也和硬件需求相当不匹配,画质上相当寒酸就不说了,设置中的图形选项又相当少,高端的VXAO、软阴影、GodRay效果就不说了,连主流的抗锯齿、异向过滤、景深、环境遮蔽光、着色器、烟雾粒子统统没有,换句话说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在画面之作,竟然在P下主流的GTX、GTX只有40帧上下,中高端的RX都无法坚持攀上60帧。如果我说一部5GB的移植游戏的硬件表现和《巫师3:狂猎》、《古墓丽影:崛起》一样,比《辐射4》还高,各位读者会不会揍我?
CPU表现倒是真实反映出该作移植作品的关键,卡普空在Steam官方表现搞了个大新闻,推荐i7-简直狗胆包天,真实情况是哪怕双核双线程的奔腾级别处理器都可以轻松驾驭,所以想在P分辨率下畅玩本作的硬件需求是奔腾G+RadeonRX,如果要在P分辨率下玩的话,配置需要加强为奔腾G+RadeonR9Fury,如果你还想玩4K分辨率的话,那你就要准备奔腾G,以及两块GTX组Sli了。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