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是由扬州的杨金彭老师和肖艳老师撰写的论文《提前物理核心素养的趣味实验教学探索》,本文发表在年11月的《物理教师》的第55页至57页。全文如下。
???文章我特别特别喜欢。因为是关于光学的,前段时间做了太多关于光学的东西了,所以感觉特别深。
整篇文章只介绍了一个创意实验,就是用手机屏幕代替平面镜,完成光的反射实验。结果还证明了“波粒二象性”!
厉害吧!就单纯这一点,就完全可以上核心了!
我们分步说。
1.文章第一段就是做了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介绍,这个是文章一般写法的套路。
2.开始进入文章的重点部分,作者对实验做了简单的介绍,就是刚刚说的,用红色和绿色激光分别照射手机屏幕,验证光的发射定律。然后还在墙壁上看到了光斑。
3.亮点来了,作者继续对光斑进行分析,哦,原来是光的衍射。
4.接着,用一台苹果,一台华为,进行对比实验。因为屏幕的结构不同,所以得出的图形不一样。中间还出现了“周冬雨”排列,这里觉得文章写得特别有趣。
5.接着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有数学分析,有对比分析——通过网上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
6.得出结论,就是验证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波动性)和光的衍射现象(光的粒子性)。还证明了华为手机屏幕观看效果比苹果7好!国货之光!
7.然后提出教学作用的一些建议,例如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生活。
8.总结部分,意思就是我们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