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
12月24日上午10时,阳江市政府、广东省文化厅在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隆重举行开馆仪式。专门安置、保护、研究和摆设展览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实物和标本的专题博物馆,在800多年南宋古沉船入住两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林雄,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广东省文化领导方健宏、苏桂芬等,和阳江市有关负责人和各界佳宾近千人共同见证了这1历史时刻。
国家文物局和省市领导在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表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开馆和“南海I号”的发掘及保护,对研究和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对研究我国的贸易史、造船史、陶瓷史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对发掘、宏扬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对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对增进文化与经济的调和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主体工程由省政府投资1.9686亿元,阳江市政府划拨12.9万平方米用地,于2005年12月开工,2009年11月竣工,主馆总面积1228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9409平方米。
乘车进入中国十大最美海岛――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宋康路,在青山与海水之间,1座5个连环椭圆形连绵起伏、大面积玻璃幕墙腾冒着水泡、点缀着几组大小不一的圆圈的建筑物赫然映入眼帘。这,就是专门为“南海I号”量身定做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开馆仪式结束后,步入馆内看到,5个相互关联的舱体型场馆中,空白癜风能否治愈间和面积最大的为水晶宫,“南海I号”安置在水晶宫内。水晶宫标准注水高度12米,蓄水量达3万立方米,观众在此可透过厚度达15厘米的亚克力胶板组接而成的走廊玻璃墙,观赏水下考古,在顶层回廊还可俯视放低水位后“南海I号”的船舷。右边两舱拱为文物展现厅,包括1、2号展厅和珍品展厅。1号展厅展出阳江(南海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补给港)本土文物,高度和直径分列全国第一、第三的周亨铜鼓尤其引人注目。2号展厅以文献、图片介绍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沿革和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我国古代悠久而光辉的海洋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这1展厅还通过船体、绳索、桅杆和妈祖、郑和造像等让观众加深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直观印象。珍品展厅除以水下考古模特和系列图片的情势展现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历程外,重点展出“南海I号”出水文物,这些文物有陶瓷、金银铜器、石雕、钱币等。磁器分属于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宋朝几大著名窑系。据初探,南海I号文物总量约为5――8万件,目前打捞出水的文物有6000多件,其中完好无损的陶瓷多达4500件,丰富的文物为今后调剂更新展出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南海I号”自1987年发现至2007年12月22日整体打捞出水,历经20年。移进水晶宫后,一直浸泡在相对同质的海水中。2009年8月18日――9月28白癜风可以治疗吗日,考古队员在水晶宫对“南海I号”进行了40天的试掘,发现“南海I号”船舷和上甲板保存完好,出土了数百件磁器,和捆扎磁器的草绳凝结物,试掘中完成了三维激光扫描动画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后,“南海I号”下一阶段什么时候发掘,考古专家表示,要提出一整套科学的提取方案报批后方可进行。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