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急救教学中,无论是急救专业教学还是科普,遗忘是阻碍学习和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故如何避免遗忘非常重要。
本文把急救的常见内容以口诀的方式表达,并附图及说明,以期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心搏骤停篇1.室颤
各种心律失常,室颤最为危险。
一旦发生室颤,心搏骤停出现。
患者心脏泵血,合胞不能重建。
泵血动力丧失,血液无法循环。
粗颤波形粗大,提示时间较短(图1)。
此时展开抢救,效果非常明显。
如果时间一长,粗颤变为细颤(图2)。
此时抢救患者,变得十分困难。
发生心室纤颤,立即电击除颤。
除颤越早越好,拖延难以生还。
图1:心室粗颤(图片采集:冯庚教授)
图2:心室细颤(图片采集:冯庚教授)
注:
由于人的心搏是由心肌的电活动触发的,如果心电活动紊乱,就会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心室纤维性颤动(fibrillation)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简称室颤。导致心电紊乱的最常见因素是急性心肌缺血。而心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形式,室颤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心电静止(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包括无脉室速)。
正常心肌是整体的收缩和舒张的,这就是所谓的「合胞体」作用,但室颤时这种合胞体作用消失,各处心肌有的地方舒张,有的地方收缩,完全处于混乱状态,此时心脏就无法向外泵血。因此血液循环失去了动力,也就停止了。
室颤刚发生时多表现为粗颤,即心电图波形粗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室颤波形越来越小,时间越长,患者抢救难度增加,复苏成功率降低。
2.心搏骤停的判断
其一意识丧失,患者呼之不应。
其二呼吸停止,胸腹没有浮动。
如果两条都有,就是心搏骤停!
10秒必须确诊,立即展开复苏。
注:人在呼吸时胸腹部有起伏,吸气时胸腹隆起,呼气时胸腹下陷。如果没有起伏,说明患者呼吸已经停止,间接提示患者发生了心搏骤停。
3.心搏骤停的检查方法
有人突然昏倒,赶紧上前呼叫。
同时轻拍肩部,看看有无反应。
如果呼之不应,周身一动不动。
这就明确提示,患者意识丧失。
立即检查呼吸,观察胸腹浮动(图1)。
如无胸腹起伏,或者呼吸异常。
上述情况说明,确定心搏骤停!
启动急救程序,复苏同时拨。
图1:呼吸时胸腹部会有起伏,如没有起伏则提示没有呼吸,间接提示患者没有心搏。检查呼吸时最好有参照物,即检查者的眼睛、患者胸腹部及参照物应形成一条直线。(图片来源:冯庚绘)
注:呼吸停止间接提示心脏已经停止了搏动。同时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只要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同时伴有呼吸活动极度异常,就可以明确断定发生了心搏骤停。
4.心搏骤停的紧急处理
心搏骤停最凶险,患者已到鬼门关。
心脏突然不搏动,血液循环即中断。
重要脏器心和脑,氧气供应无来源。
4分钟内不抢救,患者永远别人间!
此时医生指不上,身边人员是关键!
迅速展开CPR,同时电话速求援。
身边如有AED,迅速应用除室颤。
争分夺秒快行动,击退死神合家欢。
注:
持续的心脏搏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如果患者心搏停止,血液循环则因失去动力而立即丧失。
人脑无氧气储备,其氧供应来源于持续的血液循环,一旦血液循环停止,脑就立即处于无氧状态。多数情况下,人脑对于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是4分钟,超过了这个时间,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进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心搏骤停发生后最重要的是立即实施基础心肺复苏(CPR),以维持脑部供氧。
CPR的意思是基础心肺复苏,是一项专门针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徒手组合治疗术。它通过不断按压患者胸部迫使心脏继续泵血,同时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向患者体内输送氧气,从而抢救患者的生命。
AED是「体外自动除颤器」的简称。由于大部分心搏骤停患者是「室颤」,这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需要电击治疗才行。AED是电击治疗器械,在发达国家已经装备在了公共场所,我国已经在少数地方装备,并呼吁在公共场所装备AED。
本文作者为北京急救中心冯庚主任医师。
心心肾上腺素在临床抢救时可谓是常用首选药,可一旦用得不好就有致命危险。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白癜风会传染么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