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可逆性脑卒中治疗专科医院 >> 可逆性脑卒中诊断 >> 警惕糖尿病这个杀手并不甜

警惕糖尿病这个杀手并不甜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作为一种至今尚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医院里都会有许多新加入发病队伍的患者群体。但其实人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不仅没有随之增加,很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今天让我们跟随我院内分泌科专家们,聊一聊和糖尿病有关的那些事儿……

糖尿病这么多危害

你还会无动于衷?

首先,一起听听我院本部内分泌科主任栾健为大家解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到底有多可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某一天可能失明

血糖高,眼睛也受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再细化可被分为六期。“可以简单理解为最初视网膜有一些渗出问题,严重时出现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跟天赋异禀、返老还童没半毛钱关系,它们是一种病态的存在,血管壁很薄,易破裂出血,导致视网膜剥离,引起失明。”栾健主任介绍。

脑卒中致残猝死几率高

栾健主任说:“血糖升高,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会随之升高,减弱血液供氧能力,结果是肌体组织缺氧,动脉硬化,牵连脑血管后,就易发生脑卒中。”

心肌梗塞休克或心力衰竭

血糖控制不好,导致心脏出故障,原理跟脑卒中这一并发症差不多,都是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导致了供氧能力减弱、肌体组织缺氧、动脉硬化等一系列问题,然后心脏受连累,就易心肌梗塞。糖尿病足可能会面临截肢

栾健主任提醒糖友们,“甜蜜”久了,会发生神经病变、感觉异常,比如洗脚水很烫试不到,鞋里有沙咯脚也不知道。当这些伤害让脚有了伤口,再加上糖友抵抗力弱伤口易感染、愈合能力差,即使是小小伤口也可能发展到截肢的程度。

糖尿病肾病或发展为尿毒症

“糖尿病对肾的影响,从最初有微量白蛋白尿,到肾功能异常,前后要经过五期。这种危害,从根本上来说仍是基于高血糖对血管的伤害。”栾健主任说,血糖升高,血管很受伤,肾脏当然难逃厄运。

灰指甲得了一个传染俩

糖友血液供氧能力差,身体常处缺血缺氧状态,抵抗力好不到哪去,这就更易发生感染,引起灰指甲、皮肤易长疖痈等问题。有数据显示,糖友灰指甲发病率约比普通人高三倍。

妇科问题要承受难言之隐

遇到霉菌、细菌、病毒等,正常女性可能凭借抵抗力就把它们灭了,可糖友抵抗力弱,就比其他女性更易有妇科问题的烦恼。血糖高,尿糖也高,也会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ED:你不好她也不好

血糖高会引起神经脱髓鞘的改变,导致神经传导出现问题,结果之一是发生勃起功能障碍(ED)。部分糖友的这一难言之隐主要是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

及时发现非常关键

早期患者最好用药

糖尿病目前无法被治愈,只能够靠生活的调养来进行有效控制。但更让人忧心的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也是非常不明显的,只能够通过细致观察和勤测血糖才能够及时发现。

“对于初诊的患者,一般我们的建议是通过饮食、运动来干预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早期病人最好及早地用药治疗。”我院东院内分泌科主任刘元涛说,比如一位空腹血糖在7以上的患者,如果通过自我饮食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大部分患者的血糖会降到5到6之间;但这种血糖的下降,对患者而言,只是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的缓解,药物控制必不可少。

“因为大部分的初诊患者,胰岛的功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受损程度在50%左右,所以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上不具有可逆性。”刘元涛主任说。

据介绍,当今对糖尿病的治疗提倡及建议是综合治疗方式,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及自我血糖监测五大基本治疗原则,并称为“五驾马车”。只有坚持按照上述五种方式进行系统科学化的治疗方式,该疾病才能得到理想的控制。

谣言!莫相信!

糖尿病已经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疾病,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患病群体增多,民间有关糖尿病治疗方面的谣言也越来越多,接下来,刘元涛主任为大家答疑:

谣言一:神奇偏方可以治愈糖尿病。

有些机构打着“几个疗程治愈糖尿病”的旗号,宣称有些神奇药物可以治愈糖尿病。

真相:糖尿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暂时控制血糖。

谣言二:偏方可以降血糖。宣称某某患者用一个偏方就把血糖控制住了。

真相:“偏方治大病”只不过是个美好的期待,并不是事实。为缓解或者控制血糖,有些偏方其实掺加了中药或西药成分;而有些纯中药可能起到的是抑制食欲的作用,相当于控制了饮食,血糖当然可以下降。目前还没有哪种药物能治愈糖尿病,有些偏方无非是改变了能量的摄入或者加速了能量的排出。

谣言三:不吃甜食就不会得糖尿病。

真相:“糖尿病中的糖指的是葡萄糖,它广泛存在于饮食当中,并非只有甜食才有;而且,糖尿病并非是因为吃糖太多导致的,而是胰岛素功能异常导致的。”刘元涛主任说,不吃甜食并不能让人免受糖尿病的侵袭。

谣言四:糖尿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

真相:相信这个谣言的人非常多,但实际上,年轻人并没有“豁免权”。由于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非常不健康,很多年轻人的身体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过去以老年人为主的糖尿病,已经渐渐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谣言五:“无糖”食品不会升血糖。

真相:许多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认为“无糖食品”对血糖影响不大,可放心食用。事实上,“无糖食品”仅仅不含“蔗糖”而已,它们照样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脂肪等产生能量的营养素。因此,“无糖食品”经机体消化、吸收后,一样可以转换为血液中的葡萄糖。在食用“无糖食品”时,还应注意热量摄入情况,将所摄入“无糖食品”将产生的热量,从每日应摄入的总热量中扣除,及时调整自己的食谱。而不应盲目迷信“无糖食品”。况且“无糖食品”并没有降糖疗效,不能本末倒置放弃降糖药物治疗而用它来代替。

相反,有些无糖产品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进食过多后会导致血糖更难控制。比如无糖月饼,脂肪供能比可达50%以上,1个月饼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1顿主餐的摄入量,如果再就餐,那么血糖可能会大幅度升高,甚至可能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

来源:综合自地铁晨报、半岛都市报

编辑:文化宣传部

赞赏

长按







































黄金周让您告别白癜风
白殿疯是遗传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akf.com/wazz/170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