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脑卒中是导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约80%的患者会遗留上肢功能障碍,而能实现功能完全恢复的约占33%。手是人体高度复杂的运动器官,脑卒中患者因偏瘫而完全丧失单手功能,能导致整体功能丧失高达27%。从作业治疗的角度看,日常生活自理是脑卒中患者最大的愿望,而手功能恰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恢复手的功能、提高手的实用性是关键。
传统常规的作业训练活动能起到维持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抑制异常活动模式、提高平衡协调功能等作用,在手功能传统常规作业训练的基础上,探究新作业训练模式无疑是一大亮点。
手的解剖结构
手部的神经支配
手部的运动和感觉主要由臂丛神经根组成的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支配。
偏瘫手的类型
实用手:是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配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辅助手: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失用手: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丧失了单纯或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
手的运动功能特点
手的功能模式可分为:
手功能的评定
Brunnstrom评定(手)
Ⅰ期无随意运动(迟缓期)Ⅱ期仅有极细微的屈曲Ⅲ期可有勾状抓握,不能伸指Ⅳ期能侧方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Ⅴ期可作球状,圆柱状抓握,手指可一起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Ⅵ期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准确性比健侧差
手功能评定
五种动作试做后,可按以下标准评定为实用手,辅助手或失用手。
失用手:不能做5个中的任何一个。
辅助手C:只能做5个中的一个。辅助手B:只能做五个中的两个。辅助手A:能做五个中的三个。实用手B:能做五个中的四个。实用手A:能做以上所有动作
Sollrman的手ADL能力测试
评定指标是患者完成20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操作中应用何种捏握方式。
左右手分别操作
手灵巧度评定普渡钉板测试9孔插板试验
手灵巧度评定
普渡钉板测试
检查手眼协调,手灵活性
这个测验不使用工具。第一部分要求被试用右手、左手和两手把钉子插到孔中;第二部分要求把钉子、铜圈一起放在孔中,可以同时用两手。
9孔插板试验
将9根插棒一次一根的插入木板孔中,然后每次拔出一根计算所需时间,先测健手,再测患手。
感觉功能评定
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深感觉:关节觉振动觉深部触觉
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体表图形觉实体觉
第一阶段训练内容(Ⅰ-Ⅲ期)
牵张的康复训练目的
1.缓解上肢、手指屈肌痉挛
2.预防关节挛缩
3.促进上肢和手功能改善
兴奋性刺激易化手指伸展运动
训练目的:诱发手指伸展的运动
训练方法:治疗师一手托住患侧,另一只
手指伸展,从患者肘关节伸肌肌群开始快速向指尖方向横扫。当治疗师手滑扫到患者手背时稍向下压并加速到患者手指处,减轻向下的压力迅速离开患者的手指。
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动作诱发训练
目的:诱发患者腕背伸、手指伸展运动模式。
方法:1.患者在桌前取坐位。做托腮的一个动作。让患者体会双手在面部受力有何不同和如何调整。2.治疗师一手固定患侧腕关节,一手将患手扶持离开脸颊,然后让患者恢复原来的姿势。如果可以保持放松状态,可加大腕关节伸展的角度。
套彩盘的康复训练
目的:
促进患侧的主动运动
训练患者手眼协调的能力
3.维持关节活动度
磨砂板的康复训练
目的:
1.防止和矫正手指挛缩畸形
2.抑制上肢和手的屈肌痉挛
滚筒的康复训练
目的:
1.进行平衡、协调训练
2.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3.诱导患侧上肢分离运动
木钉盘的康复训练
目的:
1.诱发患侧的主动运动
2.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
3.训练躯干旋转、缓解躯干痉挛
第二阶段的康复计划(Ⅳ-Ⅴ期)
继续增加肌力
加强日常生活能力
强化及提高肢体的分离运动
减少异常模式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手指阶梯的康复训练
作用:1.改善手指功能
3.促进手指的分离运动
4.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磨砂板的康复训练
作用:1.进一步促进患者的主动运动
2.加强上肢的分离运动
3.提高上肢运动能力
上肢协调的康复训练
作用:1.促进上肢的协调能力
2.加强前臂的旋前旋后活动度
手指精细的康复训练
作用:1.促进手的精细运动
2.改善患者的手眼协调
上肢协调功能的康复训练
作用:1)增强上肢的稳定性
2)增强上肢的协调性
3)提高患手活动能力
功率自行车的康复训练
作用:1)促进患侧的主动运动
2)进一步促进上肢的分离运动
除了ADL功能训练
川平疗法能做哪些手法治疗?
食指伸展
拇指外旋·伸展
食指屈曲·伸展
手指手掌被动运动
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展
前臂内旋
文章采自:iRhab
JRC康复密码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