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什麼?愛因斯坦大約說過,這個對別人來說在孩提時代就已搞清楚的問題,他卻成年後都還在為之迷惘,為之思索。也正是這個緣故,他創建了揭示時空結構與物質運動關係的相對論。但對於不懂高等數學和理論物理學的普通人來說,搞不懂他的相對論,當然也就無法搞懂這位科學巨人所理解的時間究竟是什麼。
認為自己從小就搞懂了什麼是時間的普通人,恐怕最切近的感受,便是孔夫子站在流水旁所發出的歎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就是說,時間像流水一般慢慢地、均衡地流逝著,具有前後相隨的順序性和一去不返的不可逆性。時間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管您活著還是不活著,知覺還是不知覺,時光照樣分分秒秒,既永不停息、也永不復返地流逝著。但是,對於死去的人,時間是不具有任何意義的;只有活著的人才擁有時間,而時間又確確實實與我們的感知密切相關。百無聊賴的時候會感到度日如年,歡喜娛樂的時辰往往是轉瞬即逝,拼命工作之中又會感到時間太不夠用……如此說來,我等凡夫俗子倒是有些贊同時間就是生命的觀點,因為只有和生命結合在一起,時間才具有意義。何況古今中外不少先賢聖哲,對此都有過十分精闢的論述。佛蘭克林說:“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霍爾巴赫說:“我們的生命是無數必然時刻的連續。”魯迅先生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時間是什麼?時間就是生命。熱愛生命的朋友們,請珍惜你的時間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