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华李如何蒙刘璇赵铭远黄诗佳李林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选取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例,进口氯吡格雷组例和阿司匹林组例。患者急性期首日均给予氯吡格雷mg,然后给予氯吡格雷mg/d+阿司匹林mg/d,连续治疗7d后,3组患者分别给予国产氯吡格雷75mg/d,进口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mg/d,治疗12个月。评价患者12个月的未进展率或未复发率,并计算给药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未复发率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且治疗过程中,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28.9、78.5、11.7;国产氯吡格雷的增量成本效益(△C/△E)远低于进口氯吡格雷。结论国产氯吡格雷用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与进口氯吡格雷的预防效果相似,不良反应低,且价格低廉。
国产氯吡格雷;进口氯吡格雷;缺血性脑卒中;成本-效益
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止脑卒中病情进展及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必须治疗药物。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抗血小板药物用于脑卒中的治疗及二级预防[1-2];目前临床主要的抗血小板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经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氯吡格雷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尤其是针对高危型脑卒中患者[3-4]。氯吡格雷是通过二磷酸腺苷(daneosinediphosphate,ADP)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率,目前有进口及国产两种,进口氯吡格雷全国平均价格为元,近20元/片,国产氯吡格雷国内平均价格仅为47.6元,约6.5元/片,国产氯吡格雷的上市为患者及社会医保节约了大量资金。但国产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并未得到证实,其与进口氯吡格雷的成本-效益比较目前尚不清楚[5]。本文就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益比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例,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参照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完全随机将其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例)、进口氯吡格雷组(例)和阿司匹林组(例)。国产氯吡格雷组患者中,男例,女99例,平均年龄(65±9)岁;入院时收缩压(±12)mmHg(1mmHg=0.kPa),舒张压(97±10)mmHg;合并高血压患者74例,脑水肿68例,高脂血症例,冠心病37例;吸烟78例;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超过3分的患者例。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中,男例,女例,平均年龄(66±10)岁;入院时收缩压(±11)mmHg,舒张压(96±9)mmHg;合并高血压68例,脑水肿70例,高脂血症94例,冠心病42例;吸烟82例;ESRS评分超过3分的患者例。阿司匹林组患者中,男例,女例,平均年龄(64±9)岁;入院时收缩压(±10)mmHg,舒张压(96±11)mmHg;合并高血压76例,脑水肿82例,高脂血症97例,冠心病42例;吸烟84例;ESRS评分超过3分的患者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3组患者入院时均给予阿替普酶溶栓,给予低分子肝素钠(IU/次,皮下注射,2次/d)、银杏达莫注射液(10~25ml/次,2次/d)、依达拉奉(30mg/d,2次/d)及神经节苷脂(40mg/d,2次/d);脑水肿患者给予甘油果糖(ml/次,2次/d);住院期间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厄贝沙坦降压治疗。国产氯吡格雷组患者给药方案:连续7d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mg/d)+国产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首次mg,然后mg/d),7d后连续12个月给予国产氯吡格雷(75mg/d)。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给药方案:连续7d给予阿司匹林(mg/d)+进口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首次mg,然后mg/d,7d后连续12个月给予进口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组患者给药方案:连续7d给予阿司匹林(mg/d)+进口氯吡格雷(首次mg,然后mg/d),7d后连续12个月给予阿司匹林(mg/d)。
1.3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指标:近期随访30d,观察患者病情进展,远期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未复发情况。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患者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关临床症状消失)。经济学指标:药物治疗成本、成本-效益比、增量成本-效益比[7]。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均采用SAS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随访结果比较近期随访30d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近期未持续进展发生率分别为85.3%、84.3%、8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期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未复发率分别为96.6%、97.0%、90.5%,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未复发率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有效率及成本-效益分析根据氯吡格雷单价、包装规格(75mg/片,7片/盒)以及患者给药方案[首次mg,然后mg/d,7d后连续12个月给予氯吡格雷(75mg/d)]进行成本计算。由表3可知,3组患者的成本-效益(C/E)比分别为28.9、78.5、11.7,国产氯吡格雷的增量成本效益(△C/△E)远低于进口氯吡格雷。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87%,在脑梗死急性期后危害严重。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作后30d、6个月及1年的脑卒中复发率分别为2%~3%、9%及10%~16%,是普通人群的9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15倍;脑卒中发作后7d和1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12%和19%[8],且脑梗死急性期的主要问题是栓塞形成及扩大。因此,溶栓、抗栓以实现血管再通,可恢复局部脑灌注进而保护缺血区神经组织[9]。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是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学基础[10],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也会使患者服用药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进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抗血小板聚集就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的核心环节。氯吡格雷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继而抑制ADP介导的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11]。本研究结果显示,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未复发率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且治疗过程中,国产氯吡格雷组和进口氯吡格雷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提示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高危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方面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卒中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而且较高的治疗费用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药物经济学能全方位评价药物干预策略的成本-效益或效果。临床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些国产药物的替换治疗具有成本-效果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整个治疗周期中3组患者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28.9、78.5、11.7,国产氯吡格雷的增量成本效益远低于进口氯吡格雷。说明国产氯吡格雷因费用低廉,效果及安全性与进口氯吡格雷相似,成本-效益比远小于进口氯吡格雷。
综上所述,国产氯吡格雷用于预防卒中治疗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与进口氯吡格雷的预防效果相似,不良反应低,且价格低廉。
参考文献[1]刘立新,杨保刚,王肖铭,等.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19(10):-.
[2]邢志伟,史云东.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6(1):44-46.
[3]王薇,张茁.急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现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4):-.
[4]DienerHC,BogousslavskyJ,BrassLM,等.MATCH试验:氯吡格雷对近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9(1):5-5.
[5]陈艳艳.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差异[J].吉林医学,,34(1):64-65.
[6]赵小茜,董爱兰,宋丛东,等.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47(23):44-45.
[7]彭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8(3):-.
[8]单梅芳,黄志东,朱银圣,等.氯吡格雷治疗微栓子阳性脑梗死患者二年随访报告[J].微循环学杂志,,24(1):44-46.
[9]冯芳,李静,李希,等.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现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5(3):-.
[10]范玉华,蓝琳芳,杨娴,等.伴无症状脑梗死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3(5):-.
[11]王丽,戴海琳.氯吡格雷治疗脑缺血引起的眩晕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5(21):39-39.
公告:
86-10-
邮箱:zgywjjx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当前时间: